中國民族舞介紹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除占人口90%以上的漢族外,還有55個兄弟民族。 長期來休戚與共、樸素影響,共同創造了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其中也 包括優秀的舞蹈傳統。每個兄弟民族的舞蹈都有它獨特的風格和悠久的歷史,保存 了較濃厚的民族特色,風格純樸、健康、生活氣息濃郁。  

 如蒙古族舞蹈大多氣勢磅礴,雄健有力,樸實奔放;同時也有優美的抒情舞如 《盅碗舞》。藏族的《鍋莊》,舞輕盈灑脫。苗族的《蘆笙舞》,嫻雅、端莊。彝 族的《阿細跳月》,節奏奇特、熱情奔放。維吾爾族的《賽乃姆》,靈巧熱情。壯 族的《扁擔舞》,節奏強烈、清脆高亢。傣族的《孔雀舞》,快速輕巧、動作細膩 。

……我國少數民族向來是以能歌善舞著稱,它們的舞蹈藝術,在我國的舞蹈 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兄弟民族舞黑熊搏鬥舞  《趼 春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舞者雙腿半蹲,雙腳跺地,前後扭動雙肩,以模 擬黑熊搏鬥、讚頌鄂倫春人民勇敢、好勝的民族性格。

參加人數不限,三人為一組,站成“品”字形,其中的兩人面對面站立,上身 略向前傾斜,相對虎視眈眈;兩膝略向前屈,兩手放在膝蓋上,兩腳跳躍不停,同 時兩肩隨著節奏左右扭動,頭部左右搖擺,嘴裡邊連呼喊“哈莫,哈莫”(熊的呼 叫聲)的粗壯聲音,此起彼伏。兩人半得難角難分,都想壓倒對方取勝。第三人在 旁也以同樣的動作參加進去,在二人中間蹲跳以表示勸解,直至一方認輸,一方宣 告勝利。

舞蹈充分顯示出獵人們在獵獲野獸時,定要取勝的頑強拚搏精神;同時讚頌熊 力大無窮、異常勇猛的特性。《黑熊搏鬥舞》有的地區用“哼呣,哼呣”喉音作伴 舞,情緒非常高昂,動作勇健有力。

  兄弟民族舞蹈盅碗舞 ∶曬拋迕竇?璧感問 之一。為歡宴節慶、親月團聚時所跳的一種女子獨舞,後 又形成群舞,搬上舞台,於第8屆世界青年友誼聯歡節上榮獲金質獎章。

此舞的舞姿特點,溫雅婉約,以琵琶、胡琴、箏伴奏彈唱和之。因受蒙古包場 地及手執燈碗的限制,基本上以跪、坐、立等動作在原地起舞。舞者主要憑藉手、 腕、臂、肩的彈、挑、拉、揉、和以腰為軸的前俯、後仰進行表演。技藝精湛者, 可頭上頂一疊碗,雙手各執一道具或各托一燃燈,一邊快步奔走,一邊作流星似的 盤鏇繞動,這時燈焰搖曳飄忽,舞姿輕曼優雅,器樂婉約流暢,富有獨特的藝術魅 力,給觀眾帶來極大的歡愉。

兄弟民族舞蹈鍋莊

藏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鍋莊”是藏語“果卓”的諧音,即圓圈歌舞的意思 。流行於西藏、四川、雲南和青海的藏族地區。 《鍋莊》分農區鍋莊和牧區鍋莊兩種。農區鍋莊流行於藏東昌都地區,牧區鍋 莊(即牧民舞)流傳在當雄、黑河和索縣等廣大牧區。 農區鍋莊的結構分兩大段,即從慢板歌舞到快板歌舞,速度又有慢、中、快之 分。開始時男女分別拉手成圈,輪班唱和,甩腳踏步,唱完後齊聲喊“啞”,頓時 舞步加快,越跳越快,在熱烈的快板中結束。《鍋莊》的動作大體可分兩類,一類 節奏緩慢,舞姿舒展、優美;另一類節奏急促,舞姿熱烈、奔放。動作多模擬動物 形態,如“猛虎下山”、“雄鷹盤鏇”、“孔雀開屏”、“野獸戲耍”,注重姿態 的情緒變化和表現,這正是藏族人民悍氣質在舞蹈中的體現。

牧區鍋莊的層次及表演形式和農區鍋莊大體相同,但動作差異很大,多在胸前 晃手跳躍,前頓步接左、右翻身,順手順腳(同邊手足)的舞是牧區鍋莊的一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