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加成本的定價機制使發改委為難

  國家發改委秘書長韓永文前天證實,我國已正式採用“原油加成本”的成品油定價體系。
 
看來,去年發改委召集三大石油巨頭與各地能源部門的閉門會議,已經結出了果實。此項重大定價機制改革迅速出台的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前此以心理安慰為主的油價窄幅下調,使輿論氛圍趨於緩和,從而使決策層試探出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價格底線。
 
深跌的國際油價與強烈的市場呼籲逼出了一個中國特色的成品油市場定價機制,即在原油及煉油成本基礎上加適當利潤,從而形成新的成品油價格;輔助性的措施是掛鈎布倫特、杜拜和米納斯三地,以原油價格為基準的“實時定價法則”。
 
與其說這是市場化定價方案,不如說這是一場準市場化的定價機制改良。
 
據說成本原油定價機制可以兼顧煉油企業、消費者、石油巨頭等各方利益,在市場與公益之間取得平衡。其平衡者當然是價格主導部門,發改委就此被推上前台。雖然以前油價同樣由發改委主導,不過那些調節大多在幕後進行。
 
這幾乎是一個難以完成的任務。成本加利潤定價法會不會摻入了企業、監管者等定價者的主觀意志,在具體操作中,發改委是否會面對一些難題。
 
首先,有關部門如何核定煉油企業的成本?當然,他們有權得到具體的財務報表,但如何確定某年度、某公司的運價是合理成本,而另一年度另一公司的就不是合理成本呢?有專家質疑,按照現在所說的定價方法,即便原油的運輸費用、港口費用乃至稅費都可作為固定數值,也仍無法解決各地、各種規模煉廠的加工費用指標,因為“這個數值很難界定,同樣規模不同地區的加工廠不同,同地區不同規模的加工廠也不同”。實際上,除了具體的經營者,外人很難對經營成本下定論,即便是監管者也不例外,這是市場經濟之所以存在的根本理由。而另一種可能性是,由於採用了原油成本法,反而逆向激勵石油企業加大成本支出———反正都可進入成品油價格進行沖銷。
 
其次,有關部門如何確定“適當”利潤的標準?是美國標準還是英國標準?兩者迥然不同。中國石油企業的適當利潤又該是多少?
 
中國石油市場進行市場化的供需定價法尚不可能,因為中國的石油行業缺少產生市場均衡價格的企業數量,並且油源未徹底放開,所謂供需定價難以執行。既然市場定價機制無法形成,原油成本法又面臨幾乎無法逾越的監管難題,在幾個剛性約束條件下,發改委的任務很可能演變成讓各方對油價不至於訾議過多,讓煉油企業不至於虧損太大,讓石油巨頭也能贏利。
 
如管清友所說,中國石油定價具有農耕思維的特點,即自給自足,損失最小化,而不是利益最大化,是國際油價與規則的被動接受者而不是主動的規避者和市場規則的制定者。在世界原油市場的既定格局之下,被動的接受者永遠是市場價格波動的受損者。
 
真正的危險並不來自國內利益分配不均衡而引發的輿論挾擊,核心危機在於由於對市場不敏感,國內石油企業容易喪失對國際市場價格的敏感。規則制訂的乏力,使其產生對非市場化的贏利模式的路徑依賴。毫不奇怪,國內油企對於國內市場原油的下跌並未表現出太多的歡愉之情,更沒有顯現在國際油品市場的期貨等定價權上獲得長足進展。既然通過國內消費就夠了,何必費心塑造市場機制呢?
 
於是,我們看到國內油企利用巨量資金四處尋找油源,也許他們最大的夢想是成為東方石油王國,但opec控制價格都不成功,遑論中國油企?中國油企想要真正成為民族經濟的安全衛士,那應該成為一個現代規則的制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