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學力歷年閱讀文章參考譯文與答案3

  passage 21 
在一九九七年的全國競選活動中,“教育,再教育”是托尼·布萊爾的特別口號。時代變得真快。教育正在迅速落伍。“學習”(說的確切一點,是“終生的學習”)是新工黨的時髦語。從“教育”向“學習”的轉變反映出的不只是語言的轉換。這種轉變起源於教育研究和左冀思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英國的教育家接受了一些美國的新觀念。其中一個是這樣的觀念:傳統的考試並沒有檢測人的能力的所有方面。另一個是這樣的信念:技能不一定是在常規的教室中從老師那裡學得的。人們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學得。 
 所有這些都與左冀思想產生了共鳴:傳統的教學方法沒有充分適應個體學習者的要求。終生學習的倡導者爭論說,這只不過描述了過去十年中教育界所發生的變化。現在,有成千上萬的計畫可供學生在課堂外學習。 
 直到現在,教育一直都在進行自下而上的改革。在未來的幾個星期,政府將幫助實行 
自上而下的改革。為了終生學習而實施的一個主要項目即將啟動它的第一個示範程式設計師項目。由於該項目第一年的資金是四千四百萬美元,所以它將調整全國範圍的“學習中心”的新網路。傳統學校,比如中學和大學,將在一些非傳統的學習地點提供訓練,比如在超市、旅館和教堂。其理論依據是:在這樣的地方,學生會感到更自在,因此,將比在教室里更有學習動機。 
 對於在哪裡學、學什麼和什麼時候學等,新項目允許受教育者具有完全的選擇權。在國家教育部門的其餘部門,政府似乎還是堅持儘可能多地限制選擇的既定立場。如果這些項目成功的話,它們將能夠提高英國勞動力的技能。 

參考答案: 1.d 2.b 3.c 4.b 5.a

passage 22 
“迂迴思維”是愛德華·德·波恩在一九六七年首次描述的,這種思維的誕生只比他的兒子早幾年。你可能想像:卡斯泊會被培養成一名富有冒險精神的思想家;但是,由於德·波恩家族太有名了,所以卡斯泊的父母擔心:無論什麼時候他在學校講出某些聰慧的言語,老師都可能厲聲質問,“你哪裡來的這種想法?”
“我們不得不小心謹慎,避免做得太過分,”愛德華承認。現在,卡斯泊在牛津大學就讀——這一度被看作是不可能的事,因為他患有輕微的誦讀困難症。事實上,當他報考牛津大學時,他所在學校的老師沒有一個人認為他有機會。“所以,我們當時進行了好幾次思維訓練,”他的父親說,“套用了我的方法,他去參加考試時,發揮得相當出色。”不久後,愛德華·德·波恩決定寫作自己的最新作品——《教你的孩子如何思維》,在書中,他將自己開發用於培養足智多謀的商人的思維技巧轉化成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的非正規訓練。 
傳統上,思維被看作是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所進行的活動,人人都知道孩子不太可能有邏輯頭腦。因此,試圖教孩子去思考難道不是一場艱難的戰鬥嗎?“你知道,”愛德華·德·波恩說,“如果你研究人們的思維,發現邏輯錯誤是很不尋常的。但是,理解錯誤就太多了!我們的思維之所以經常沒有效果,是因為我們的視野太狹窄。”
 《教你的孩子如何思維》給人們提供了提高理解力的訓練課程——如何清楚地了解自己所說的話的含義,如何尋找可供選擇的辦法。 

參考答案:1.a 2.c 3.d4.c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