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高級會計人才成為品牌

近日,會計人員來電、來信,詢問上述高級會計人才選拔考試及培訓的有關情況。為此,財政部會計司有關負責人就高級會計人才培訓的組織實施等情況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記者:我國高級會計人才培養工程的進展情況如何?

負責人:為貫徹實施國家人才戰略,財政部於2005年啟動高級會計人才工程,計畫通過十年的努力,分企業類、行政事業類、註冊會計師類和學術類,培養近千名高級會計人才。

2005年12月10日,財政部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成功舉辦了首期企業類高級會計人才培訓班。該班55名學員平均年齡只有34.9歲,全部具有大學以上學歷,75%的學員擁有碩士學位,7%的學員擁有博士學位;超過50%的學員單位屬於國有獨資企業,40%的學員來自股份制企業;超過30%的學員有境外培訓經歷,全部具有1項以上的職業資格證書。在培訓中,我們以《中國cfo能力框架》為指引,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參與授課,通過豐富翔實的案例教學、深入熱烈的課後討論、形式多樣的團隊活動,對學員各方面能力進行鍛造。一年來,高級會計人才培訓工作得到了社會讚譽、業內認可和媒體關注,有一名學員已被其所在省國資委任命為該省某直屬國有企業總會計師。可以說,“高級會計人才”品牌正在逐步形成。目前,首期企業類培訓班學員們已轉入跟蹤培訓實施階段,並剛剛順利完成新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模擬測試工作。

記者:今年財政部再次舉辦企業類高級會計人才培訓,在學員選拔上有什麼變化?

負責人:為做好2006年企業類高級會計人才培訓班學員選拔工作,我們起草了《財政部關於開展2006年高級會計人才(企業類)培訓的通知》,對培訓目標、組織領導、選拔方式、選拔對象、選拔條件、選拔程式、選拔數量、培訓時間、培訓地點、日程安排等提出了意見,與2005年的招生工作相比,主要有以下方面調整和改進:一是提高了選拔的門檻,將年齡規定為40歲以下,並要求申請者具有較高的英語水平;二是改革了選拔方式,改為面向社會“海選”,有利於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三是調整了選拔範圍,將企業調整為國有大型企業,重點打造國家隊,體現為國企改革與發展服務的宗旨。

記者:財政部今年首次啟動行政事業類高級會計人才培養工作,請您簡單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負責人:我部在制定高級會計人才培養規劃之初,就明確了包括培養行政事業類在內的高級會計人才的培養方向。隨著行政事業單位改革的不斷深入,特別是部分事業單位規模的發展壯大,要求會計人員在預算管理、資金管理和單位內部控制等方面發揮當家理財、決策參謀作用,必須抓緊培養一批精通行政事業單位業務、善於理財、熟悉國家財經法規、具有國際視野和戰略思維的高素質、複合型會計人才,以適應行政事業單位改革發展要求。

記者:《通知》印發後,很多會計人員都十分關心如何報名,您能簡單介紹一下嗎?

負責人:根據《通知》,凡符合基本條件的申請者,均可按要求填寫《全國高級會計人才培訓項目申請表》有關內容,經所在單位同意後,連同申請表中所填列事項有關證明材料的複印件,向所在地省級財政部門報名。各地方、各部門的會計管理機構將配合我們組織此次報名及筆試有關工作。

記者:會計領軍人才如何打造?

負責人:領軍人才培訓側重於能力的培養。在汲取過去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我們計畫從以下四個方面實施對高級會計人才的培養:一是創新培養機制。改變單純依賴課堂教學的傳統方式,採取集中培訓與在職學習、課堂教學與科研、實踐相結合,實行課題研究制度、導師輔導制度、指定閱讀書目制度、遠程教育制度、交流研討制度等,給學員儘可能多地提供學習、研究、考察、交流、深造等機會。

二是創新教學機制。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為“量體裁衣”,將學員的需求作為教學計畫設計的依據;增加案例教學在培訓中的比重,將增強培訓對象的實際業務操作能力作為培訓的目標;強化互動教學和綜合技能的訓練,在培訓中加入小組學習、分組討論、拓展訓練、專題辯論等生動有效的教學元素,由被動學變為主動學,增強學員的學習興趣;同時,充分利用網路、遠程等技術,給學員提供更多學習、交流方式。

三是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對學員的培訓經費、課題經費實行資助,擇優參加新一輪深造;同時,引入淘汰制度,督促學員自覺參與培訓和學習,使真正優秀的、符合條件的學員進入第二個、更高層次的培訓三年周期,繼續深造。

四是建立跟蹤培養機制。我們將建立會計領軍人才庫,對參加培訓的學員實行跟蹤動態管理,並將為這些人員提供各種展示才智的機會。同時,還將定期調整人才庫人員的結構,不斷豐富會計領軍人才庫資源,提高其影響力和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