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資產評估機構主動自律拒絕惡性競爭

給企業上市做資產評估,國家《資產評估收費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的收費指導價為30萬元,但深圳市某家資產評估機構的報價卻只有7萬元;為某國企改製做資產評估,按收費指導價應為7萬元,該機構報價僅為1萬元。前不久,為制止行業內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提高評估行業執業質量,深圳市70家資產評估機構、550名註冊資產評估師簽署了行業自律公約。

  根據深圳市評估機構這次簽署的行業自律公約規定,資產評估機構在執行評估業務時,不得採取惡意降低收費與同行進行業務競爭、爭攬客戶;執業收費標準嚴格執行《資產評估收費管理暫行辦法》所規定的政府指導價。公約還要求,評估機構應自覺抵制委託方或相關當事方附加給評估機構的不合法、不合理的條款,同時支持評估協會進行資產評估執業檢查及對低價收費行為進行監督。

  據了解,我國評估行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力量。目前我國已經擁有3300多家評估機構,註冊資產評估師18000餘名,每年都為市場經濟活動提供大量的評估與諮詢服務,受到了社會的普遍重視。然而,在評估行業的發展過程中,由於面臨的環境發生變化,一些評估機構為搶到業務,不顧職業道德和執業質量,盲目降低業務收費,搞不正當競爭。

  深圳市註冊資產評估師協會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雖然2004年9月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發布的《關於規範評估機構執業收費的若干意見》,從承接業務、招標報價、收費測算原則等各方面都對評估執業收費進行了規範,但目前深圳市資產評估業務平均收費僅僅為國家指導價的四成~五成。個別評估機構大打價格戰的情況導致了全行業收入的下降,收費過低也導致了評估報告的質量無法得到保證。

  在我國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市場主體最容易採用的競爭手段即是價格比拼。專家認為,評估行業的各個機構如果也採取這種手段進行競爭,最終損害的將是行業本身。因為評估行業是智力密集型的中介服務行業,其服務質量需要通過認真細緻的工作來保證,行業長期發展的目標應是使服務工作的結果與質量具有可區別性。因此一般而言,低收費對應的常常是評估工作的低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