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地產項目的城市價值降低開發風險

 前段時間,我受邀參加了綠城和上海作家協會共同主辦的一個關於“創造城市美麗”的專題研討會,對於議題和與會作家的發言有著頗多感慨。

在我看來,擁有“城市的美麗”不僅僅是要擁有一幕鮮花、一片綠地、一面湖水或者擁有一群可愛的人那么簡單和片面。城市如人,亦有內在品質,人貴在品德和才幹,城市魅力則重在城市價值的水平。城市價值是一個綜合概念,它是城市一切生產力要素、精神文化和物質水準的總和。城市之間的競爭實際上就是城市價值的競爭,區域之間的競爭實際上也就是區域內城市群價值的競爭。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目前發展是第一要務,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所在,同時發展並不是單純的經濟運行過程,而是在經濟發展基礎上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協調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明晰城市價值的含義、樹立城市價值的觀念、提升城市的全面價值是十六大會議精神對每一個城市領袖的客觀要求和城市建設的指導思想。

在此次“創造城市美麗”專題研討會上,我發現房產商對城市價值給予了前所未有的強烈關注。我認為首先,目前的房產商已經不是過去單純意義上的開發企業,它們正在積極地向城市運營商的角色靠攏,它們已經更多、更主動地參與到地方城市的建設當中去。因此在主觀上,每一個房產商促進城市價值提升的責任感和主動意識都會較原先有一個明顯的進步。其次,中國房地產業與金融資本市場的對接不暢,區域市場競爭程度以及項目開發風險的明顯加大,從客觀上要求每一個房產商在項目的選擇上要慎重、對項目開發的城市選擇上更要慎之又慎。這就決定了每一個企業的領導團隊在準確把握國家巨觀經濟形勢和產業發展背景的同時,對項目選擇的城市價值也要經過全面、透徹的考察和分析。如果對某一城市價值的各個構成要素的評估結果是適合項目開發的,那么房產商的投資風險必然會大大降低。

前面提到城市價值是一個綜合概念,我認為構成城市價值的要素應該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城市的經濟產業結構與生產力水平。不同的產業結構所形成的有效致富能力是不同的。科學合理的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結構在原則上應該是由勞動密集型產業、資金密集型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共同構成的,它們之間的比例最好應為1:1:1。這種產業結構對於城市和個人的消費能力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城市消費能力的提升有助於資源的分配和再分配,促進城市生產力各要素科學、全面的發展,並最終提高生產力水平。個人消費能力的提升則直接體現在購買力上,並很好的培育了各級房地產市場需求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