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物類流動資產評估應把握的幾個問題

實物類流動資產(即存貨)包括各種材料、在產品、產成品及庫存商品等。實物類流動資產評估是流動資產評估的重要內容。做好實物類流動資產評估,應把握以下幾個問題。
  一、選準實物類流動資產評估的基準時間
  由於實物類流動資產屬生產流通環節資產,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其數量和狀態隨時都在發生變化,不可能停止運轉,而評估價值則是某一時點的價值,因此,選準基準日尤其重要。與我國會汁核算制度相適應,基準日應選在月末、季末,這樣可避免或減少重複登記或漏記。使存貨的清查結果更符合實際狀況。
  二、認真進行資產清查盤點,分清主次,掌握重點,兼顧一般
  企業的待評實物類流動資產中,各種材料、在產品、產成品種類繁多,回此評估時就不可能也不必要逐個進行清查核實,可以採用abc分類法進行清查盤點。即把占用資產種類少價值大的主要材料劃分為a類,其餘占用數量多而資產價值較小的材料分別劃分為b類和c類。具體劃分原則為:材料品種約占全部材料品種數的10%左右,其累計價值占材料總價值60%一75%的為a類;材料品種數占全部材料品種數20%一30%,其累計價值占材料總值的15%一25%的為b類;材料品種數量占全部材料品種數量的60%—75%,其累計價值占總價值15%以內的為c類。根據以上劃分原則進行分類後,對屬於a類的材料重點進行清查盤點,重點調查分析現行價格資料,花大力氣進行評估,以控制總體,對b類材料和c類材料進行一般性的核實。
  三、根據實物類流動資產的特點,結合不同的評估目的,採用不同的程式和方法進行評估
根據資產特點及不同的評估目的,實物類流動資產評估可以採用的價值標準有重置成本標準、現行市價標準、收益現值標準和清算價格標準,但在評估方法的套用上,一般採用重置成本法、現行市價法。這是由於流動資產功效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自身,而目是再生產過程中的“消費性”資產。重置成本法和現行市價法應區分不同的情況,正確選用。一般來說,以存貨變現為目的評估,應採用現行市價法;以補償為目的評估,則應採用重置成本法。二者的差異表現在是否適銷和適銷程度上。具體評估時可區別以下情況,分別採用不同的方法:
(一) 外購存貨

  1.期購進的存貨的評估回庫存時間短,市場價格變化不大,其賬面值與市場價基本接近,評估時可採用歷史成本做為評估值,其發生的較大數額的運雜費應一併計入評估值中。
  2購進批次不同的存貨,應視不同的情況,採用購置日期最接近基準日的一批材料歷史成本價或直接採用市場價作為評估值。
  3可以取得市場價格的存貨,直接按購入存貨的發票價格確定評估值。
  4沒有市場價格的存貨可以採用同類商品的市場價格並採用物價指數進行價格修正。
(二)自製存貨
  自製存貨的評估應根據評估的具體目的採用相應的評估方法。適用的評估方法有歷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和現行市價法。企業在承包、租賃、聯營等資產業務中不發生產權變動,在這種情況下,應以產成品成本為基礎對資產價值進行評估,根據具體情況可採用歷史成本法和重置成本法。企業在以兼併、拍賣、出售資產等產權轉讓活動為目的資產業務中,應採用市價法對資產進行評估,評估中應注意區分不同的轉讓目的,正確處理市價中待實現的利潤和稅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