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在土地問題上的表態引起人大代表強烈共鳴

堅守18億畝 為了子孫後代
——溫家寶在土地問題上的表態引起全國人大代表強烈共鳴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在土地問題上,我們絕不能犯不可改正的歷史性錯誤,遺禍子孫後代。一定要守住全國耕地不少於18億畝這條紅線。”總理的堅定表態,在代表中引起強烈反響。 
“總理報告中對耕地保護的認識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事關國家長治久安。”剛剛走出人民大會堂,來自糧食生產大區的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商丘市委書記劉滿倉對新華社記者說,“民以食為天,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符合中國國情,符合百姓意願。” 
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廳長黃方方說,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一定要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非常及時。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口有可能達到16個億,從目前農業生產和技術水平來看,只有保持18億畝耕地才能實現糧食自給。 
黃方方說,當前各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主要表現在:批多用少、長期占而不用的現象比較突出;講排場,比闊氣,不少地方存在面子工程;土地閒置情況依然存在;不少土地低效利用;低水平重複建設造成的土地粗放利用。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新鄉市委書記吳天君說,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最要緊地是基本農田的保護。目前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加快,對耕地保護提出了嚴峻挑戰,要嚴格禁止擅自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特別是嚴禁別墅類房地產開發、高爾夫球場、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新建培訓中心等項目用地。 
“溫總理提出的要控制增量,盤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約化程度,道出了目前我國集約用地的出路。”全國人大代表王永昌認為,過去我們用土地大手大腳,現在應該精打細算了。 
王永昌說,政府可以將單位土地的投資強度、投入產出率、實繳稅收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對用地單位以“畝產”論英雄,將企業按單位土地的貢獻進行排位,如果項目單位投資強度和容積率達不到要求的,不管項目多大,都應該淘汰。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新光飾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曉光認為,溫總理報告中提出的“切實控制工業用地,堅決執行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將有利於杜絕“孫賣爺田不心疼”的局面。 
周曉光說:“過去曾大量出現過低地價甚至零地價招商,使得國有資產大量流失,現在實施最低價標準,有利於控制土地流失。同時,建議條件成熟的地區,可以像浙江一樣,在最低價標準的基礎上,再實施招拍掛制度,使工業用地的價格由市場來決定,使土地增值。”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萬寶瑞多年來一直關注“三農”問題,他曾多次到河南商丘等一些糧食主產區專門調研。他說,確保糧食安全是我國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也是一項全局性工作,應重點抓好耕地、主產區和種糧農民三個重點。但耕地保護最為基礎,《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必須堅決執行,沒有基本農田,糧食安全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