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集團審計目標、模式和內容研究(二)

(一)審計目標與審計模式的關係

企業集團內部審計的目標是對組織中各類業務和控制進行獨立評價,以確定是否遵循公認的方針和程式,是否符合規定的標準,是否經濟有效地使用了資源,是否正在實現組織的目標。內部審計有多種職能和工作內容,通常人們用管理審計、經營審計、項目審計、成果審計、離任審計、業績評估等名詞來描述。不論內部審計以何種形式表現,其基本目標都是通過提供分析、建議和對被審活動的恰當評價,來幫助管理人員有效地履行他們的職責,促進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必須設定一種合理的審計組織模式,一方面保證內部審計職責的履行和許可權的實施;另一方面,保證管理者對內部審計師的工作結論充分重視,接納他們所提供的審計建議,並願意採取必要的行動來糾正現狀。

審計目標與審計模式的關係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1、審計目標決定審計模式的選擇

我國內部審計工作的要求,主要是根據1994年8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第二十九的規定,對國有金融機構和企業事業組織,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我國內部審計制度由於起步較晚,在審計內容上往往只注重財務收支審計,以致有人將內部審計看作是財務工作的一部分。隨著企業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企業規模擴大,經營業務日益複雜,企業管理也引入了“現代管理”的概念,如注重經營決策、採用新技術,注重人才的培養及形成特色的企業檔案,注重採用授權與分權的控制模式等。內部審計作為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職能,在內容和體制上都要求有相應的變化。例如我國某金融企業在內部稽核審計制度中規定:內部審計的內容包括業務經營活動的規範性、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經營責任制、內部控制、資產風險及其他需要稽核審計的事項。[美]勞倫斯、索耶亦在其著作《現代內部審計實務》中指出:內部審計“不僅執行規章制度而且要發現規章制度是否足夠和恰當,是否有利於組織當前目標的實現;審核內部和外部的法規和制度的執行,查明財務活動的處理是否恰當;財務和經營報告是否正確、及時和有效;審查人員、資金和材料的管理,將注意力集中在低效率和不經濟的做法上,以便進行糾正,同時,再報告和推薦好的做法;評價計畫的任務和項目,以查明項目和活動是否在達到預期的目的。”由此可見,許多企業審計部門已涉足全於組織中的非財務活動領域,而且在與企業財務部門無關的領域裡進行更為高級的、注重管理的審計。這種廣泛的業務範圍使內部審計組織超脫於財務部門以外,並要求內部審計師必須擁有不受限制地接觸所有有關檔案、財產和人員的職權。這就強調了內部審計模式的獨立性。

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也和外部審計相區別,獨立的註冊會計師的主要責任是審查公司的財務報表,目標是確定這些財務報表是否公允地反映了公司該年度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儘管外部審計師也從事管理諮詢服務,但主要是注重財務管理的方面。內部審計師審計的重點是內控制度評價和風險控制,從中尋找疏漏。要知道,拙劣的生產、工藝、推銷或資源的庫存管理或資金控制上的漏洞造成的損失,比財務上的舞弊造成的損失大得更多。因此內部審計在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提高企業生產經營的效率、效益和效果,實現企業經營目標方面,其地位和作用是外部審計師所不能代替的。這些都決定和影響著企業集團內部審計模式的選擇。

2、審計模式的選擇影響審計目標的實現

如前所述,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領域在不斷擴大,其職能作用也在不斷提高,但內部審計人員仍然是參謀人員,而不是業務人員。他們不負經營的責任,沒有經營的職權,他們沒有權力發出命令,不能要求經營人員執行審計建議,只有當業務人員考慮了這些建議,亦願意採取必要的行動來糾正現狀時,審計人員才能指望他們貫徹審計建議。也就是說,內部審計師職能的實現受其在組織中的地位的限制。誰接受內部審計師的報告,內部審計就在其指導下發揮作用。如果接受報告的是董事會(或下設的審計委員會),內部審計人員有可能接觸到企業的所有記錄、財產和人員。接受報告的是總會計師,內部審計人員的行為則可能只被限制在會計部門。

我國一些大型國有企業(企業集團)的內部審計組織,許多根據《審計法》第二十九條要求建立起來的,最初是為了應付行政規定,而不是基於管理上的需要。因此,即使我國擁有30000名的內部審計師,但由於內部審計的地位不明確,或由於企業最高管理層對內部審計的報告和建議沒有足夠的重視,致使內部審計的目標不能很好地實現。西方國家的內部審計機構設定都不是強制性的,而是由管理當局從其自身的利害關係上考慮,主雲設定的,因此,往往能很好發揮作用。不同審計模式下審計作用的發揮是不同的。因而也就影響到審計目標的實現。

(二)企業集團審計模式的比較

內部審計從其形式上看,一般分為集權式和分權式。集權式的內部審計,是只在企業集團總部設立一個內部控制的審計機構,負責對總公司、分公司和子公司進行審計監督;分權式的內部審計機構,是以企業法人為單位,分別在集團總部、各分公司、子公司均設立相對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各內部審計機構之間無上下行政隸屬關係,只有業務指導關係。

無論是集權式還是分權式,內部審計機構作為企業的一個管理職能部門,應直接隸屬於企業的最高領導層,並直接向其報告工作。一般來說,內部審計機構的設定有以下集中模式:

(1)內部審計組織主要是為總經理服務,次要地為董事會服務;

(2)內部審計組織主要服務於董事會,次要地服務於總經理;

(3)同等地為董事會和總經理服務;

(4)內部審計組織主要為總會計師服務,次要地為董事會和總經理服務。

上述幾種模式各自的特點如下:

1、總經理領導下的企業集團內部審計。這是傳統上較多採用的一種方式。企業總經理受聘於董事會,執行董事會的決議,從事日常的經營管理工作。內部審計很重要的工作是檢查經營業務和方案,以確定其結果是否與既定的目標和任務一致,這些業務和方案是否在按計畫實施。因此,將內部審計機構直接隸屬於總經理,能將審計工作與日常控制相結合,及時發現問題並隨時採取糾正措施,也有利於協調內部審計部門同其他業務部門的關係。這是其優點。但是,在這種模式下,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受到一定影響,尤其是當管理當局與董事會的利益發生衝突時,如果管理部門有權隨意地使用或解聘內部審計部門的領導,則客觀地執行審計並向董事會提交完整和無保留的審計報告將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2、董事會領導下的企業集團內部審計。由於許多公司的董事會並不作為一個常務機構,因此這種情況下通常下設審計委員會代替董事會行使對內部審計機構的領導。這種內部審計機構的模式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公證性、信譽性和權威性,並能維護股東權益服務,對總經理及其管理人員進行有效的監督。但是,由於董事會只是負責企業的重大決策,並不參與公司日常的生產和經營管理。就內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作出客觀評價,提出改進建議是內部審計人員的責任,而是否接受和採納建議是管理部門的權力。因此,這種內部審計機構模式,削弱了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上的管理職能,難以充分發揮內部審計人員作為企業最高管理者的參謀和得力助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