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譯的電影名及其它

一、roman holiday。

通常譯為《羅馬假日》,給人造成的印象是浪漫的義大利之旅。


 可是英語中的roman holiday出典於羅馬帝國時代的角鬥士表演,因
而據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其意思實際上是:


1. enjoyment or satisfaction derived from observing the
suffering of others.

2. a violent public spectacle or disturbance in which shame,
degradation, or physical harm is intentionally inflicted on one person or
group by another.

看過影片的人自當對這層含義有所了解。

二、hobson's choice。

被譯成《霍布遜的選擇》。電影中角名叫hoboson,表面上看也沒
有問題。

可是大概的情節是,這位hobson先生是一位鞋店老闆,不願意把大女
兒嫁給店裡的夥計,結果遭到三個女兒同盟的反對,於是屈從了她們。

在英語中hobson's choice也是一個成語,同樣據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它的意思是:an apparently free choice that offers no real
alternative.

出典大約是這樣:after thomas hobson (1544?-1630), english
keeper of a livery stable, from his requirement that customers take either
the horse nearest the stable door or none。

電影巧用這個名字(莫如說將主角命名為hobson),正為了套這個典
故。而譯名恰好顛倒了意思。

三、white nights。

改編於托斯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小說,照字面意思,無論小說或電影都
譯成了《白夜》。但要知道,這個詞組,根據它的法文詞源,意思是:a night
without sleep. 翻譯過來應為《不眠之夜》。電影中男女主人公總是在晚上談情說
愛,最後一晚是個雪夜,這樣英文原名實有雙關之意。可由於主要的場景不是發生在雪
夜,譯作白夜似乎太牽強了。

四、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據說香港有報紙譯為《誰怕
又貞又淫的女人》,台灣某報則譯作《誰怕維吉尼亞州的狼》!如果不是在煽情的話,
這簡直是在賣弄無知了。virginia woolf是英國著名的意識流小說家,後來自殺身亡。
而這部影片則套用了一曲童謠,名為"who's afraid of the big, bad wolf?"港台的報
紙想像力太過豐富了!

五、pumpkin eater。也許有人會譯成《食南瓜的人》吧。

其實這也是來源於一首廣為流傳的童謠:"peter, peter, pumpkin
eater, had a wife and couldn't keep her." 根據故事情節,譯做《太太的苦悶》似
乎比較恰當。

六、brave new world。aldous huxley(英國作家,thomas huxley
之孫)的一本科幻小說名。

早期有人譯作《勇敢的新世界》,現在恐怕很多人拿到原著,看到
《美麗新世界》的題目,也要以為翻譯錯了。殊不知,這書題出自莎士比亞的《暴風
雨》一劇,miranda的話:"how beauteous mankind is! o brave new world, that
has such people in't!"這裡brave一詞取的是法語brave的意思,作“好”解。huxley
寫此書是反諷20世紀的機器文明,稱它為“大好”,其實不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