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師《中級工商管理專業知識與實務》筆記(18)

   註:上述五個公式中,書上出現例題的是債券和普通股成本計算,所以這兩種資本成本計算公式一定要重點掌握。 
例:債券面值2000萬元,票面利率12%,發行期限25年,按面值等價發行,發行費用為籌資總額的3%,所得稅稅率為33%,每年支付一次利息,則該筆債券的成本是( ) 
解:b•i•(1-t)/ b0(1- f)=2000×12%(1-33%)/2000(1-3%)=8.29% 
 其中,因為該債券按面值等價發行,所以b=b0=2000萬 
 注意:籌資費用與籌資費率的區別,若已知籌資費用為600元,則分母就只需用2000-600即可。 
 小結:
1)以上各種資金來源中,普通股股東在企業破產後的求償權位於最後,其所承擔風險最大,所以普通股的成本也是最高的。 
 
 2)留存收益和普通股的利息是不固定的,其它方式的利息則是固定的。 

4.加權平均的資金成本 
 現實中,企業不可能只使用某種單一的籌資方式,往往需要通過多種方式籌集所需資金。為進行籌資決策,就要計算企業全部資金的綜合成本。綜合資金成本一般是以各種資金占全部資金的比重為權數,對個別資金成本進行加權平均確定的,因而又稱加權平均資金成本。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kj表示第j種個別資金成本,wj表示第j種個別資金成本占全部資金比重(權數) 
例:企業現有資金結構如下:債券200萬元,普通股600萬元,留存收益200萬元,各種資金的成本分別為8%,12%和10%,則該企業綜合的資金成本為( )。 
解:首先計算各種資金占所有資金總額的比重 
債券:200 /(200+600+200)=20% 
普通股:600/(200+600+200)=60% 
留存收益:200 /(200+600+200)=20% 
再計算各資金的個別資金成本,由於在此題目已知,所以, 
該企業綜合資金成本為:20%×8%+60%×12%+20%×10%=10.8% 
5.資金的邊際成本:指資金每增加一個單位所增加的成本。(一般了解) 
小結:在實際中,個別資金成本、加權平均資金成本與邊際資金成本各有不同的適用性。在比較各種籌資方式時,使用個別資金成本;在進行資本結構決策時,使用加權平均資金成本;在進行追加籌資決策時,使用邊際資金成本。 
二、財務槓桿 1.概念:企業負債經營,不論利潤多少,債務利息是不變的。於是,當息稅前盈餘增大時,每一元盈餘所負擔的利息就會相對地減少,從而給普通股股東帶來更多的盈餘。這種由於固定財務費用的存在,使普通股每股盈餘變動的幅度大於息稅前盈餘變動的幅度的現象稱為財務槓桿。 例p195頁表7-1-1。甲公司資金結構中全部為普通股200萬,乙公司則普通股和債務各有100萬。當兩家公司的息稅前盈餘都增加40000元時,有固定債務利息的乙公司的每股普通股的盈餘則比沒有債務利息的甲公司增長得更多,即給投資者的收益帶來更多大幅度的增長。可見,只要企業資金來源結構中有固定債務,則槓桿作用就會存在。當然,如果息稅前盈餘都下降,則乙公司每股盈餘也將下降得更多,風險也較大,常稱為由財務槓桿帶來的財務風險。  
2.原理:由於固定費用的存在,當業務量發生較小的變化時,利潤會產生比較大的變化。 
3.財務槓桿的計量:各家企業的財務槓桿作用大小是不一樣的,其計量指標一般採用財務槓桿係數。它是普通股每股盈餘的變動率與息稅前盈餘變動率的比值。如表7-1-1的資料中: 甲企業的財務槓桿係數=[(6-5)/5] / [(240000-200000)/200000]=1 乙企業的財務槓桿係數=[(8-6)/6] / [(240000-200000)/200000]=1.67 可見,財務槓桿係數越大,財務槓桿效應也越大,當然,企業財務風險也會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