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師《中級工商管理專業知識與實務》筆記(19)

3)利潤指數 
計算方法: 
首先,計算各年的營業現金淨流量; 
 其次,把各年的營業現金淨流量折現、加總, 
 最後,用各年的淨現金流量的折現總值比上初始投資額即可算出利潤指數。 

決策準則:當只選擇一個方案時,利潤指數大於或等於1則採納,否則就拒絕;當在多個互斥方案中選擇時,利潤指數超過1最多的方案為最優。 
注意:利潤指數是用相對數來表示的,有利於在初始投資額不同的投資方案之間進行比選。 

六、投資決策指標的套用: 
 上述幾項決策指標可運用在企業的固定資產更新決策、投資開發時機決策、投資期決策和項目壽命不等時的投資決策等領域。 
 書上p205頁例題要點講解: 
1)由於兩個方案不是選擇更新就是購買新設備,屬於互斥型方案,互斥型方案的比選通常採用計算差量分析方法,即用兩方案各年各現金流出或流入項目的差額來計算營業現金流量差額,最後再用營業現金流量差額來計算淨現值、內部收益率等指標。 
2)直線折舊法的計算一般是:(固定資產原值-殘值)/ 設備使用年限 
3)折舊是可以減稅的,所以在計算利潤時必須把它當成本減去,然而,折舊又不是真實的現金流出,所以在計算營業淨現金流量時還得把它加回來。 
4)營業淨現金流量=營業收入-付現成本-所得稅或=(收入-付現成本-折舊)(1-所得稅率)+折舊 
或=稅後淨利+折舊 

七、資產管理(1) 
資產管理包括資產組合管理、流動資產管理、固定資產管理和無形資產、遞延資產管理。書上主要給介紹了現金管理、應收賬款管理以及存貨管理的內容和方法,它們都屬於流動資產管理。 
1.現金管理——主要目的是確定最佳現金持有量。有三種方法: 
1)因素分析模式 
 主要根據現金持有量與企業銷售收入之間的正比關係來計算,其公式如下: 

最佳現金餘額=(上年現金平均占用額-不合理占用額)×(1+預計銷售收入變動率) 
 例子見書上p206頁。 
2)現金周轉模式 
主要根據現金周轉期來確定最佳現金持有量。其計算步驟如下: 
首先,計算現金周轉期=應收賬款周轉期-應付賬款周轉期+存貨周轉期 
其次,計算現金周轉率=360/現金周轉期 
最後,確定現金最佳持有量=年現金需求量/現金周轉率 
或=(年現金需求量/360)×現金周轉期 
例子見書上p207頁。 
3)存貨模式 
 也稱鮑莫模式。認為企業的現金持有量非常類似於存貨,因此存貨的經濟訂貨批量模型可以用來確定最佳現金持有量。其計算公式如下: 
 n=(2tb/i)1/2,其中,t為一定時期的現金需求總量,b為現金與有價證券的轉換成本,i為有價證券的利息率。 
例子見書上p207頁。 

八、資產管理(2) 
 2.應收賬款管理——當企業賒銷產品時,就產生了應收賬款管理的必要。 
 企業的應收賬款管理主要通過制訂適當的信用政策來實現。信用政策作為企業財務政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信用標準、信用條件和收賬政策三部分。其中: 
信用標準是指企業同意向客戶提供商業信用時,客戶所必須具備的最低財務能力。如果客戶財務能力不能達到規定標準,則企業就不會向其賒銷商品。 
信用條件是指企業制定的客戶支付賒銷款項的具體條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現金折扣。信用條件的表示方法是“1/10,n/30”,其含義是如果客戶在發票開出後10天內付款,就可享受1%的現金折扣,如果客戶放棄現金折扣,全部款項必須在30天內付清。也就是說,該信用條件是:30天為信用期限,10天為折扣期限,1%為現金折扣。
 收賬政策是指當企業的信用條件被違反時,企業應採取的收賬策略。 
 綜合信用政策的制訂p209頁,一般了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