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準則第5號——生物資產》

財會[2006]3號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與農業生產相關的生物資產的確認、計量和相關信息的披露,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 生物資產,是指有生命的動物和植物。

第三條 生物資產分為消耗性生物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和公益性生物資產。

消耗性生物資產,是指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將來收穫為農產品的生物資產,包括生長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欄待售的牲畜等。

生產性生物資產,是指為產出農產品、提供勞務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資產,包括經濟林、薪炭林、產畜和役畜等。

公益性生物資產,是指以防護、環境保護為主要目的的生物資產,包括防風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養林等。

第四條 下列各項適用其他相關會計準則:

(一)收穫後的農產品,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

(二)與生物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

第二章 確認和初始計量

第五條 生物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一)企業因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而擁有或者控制該生物資產;

(二)與該生物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或服務潛能很可能流入企業;

(三)該生物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第六條 生物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第七條 外購生物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保險費以及可直接歸屬於購買該資產的其他支出。

第八條 自行栽培、營造、繁殖或養殖的消耗性生物資產的成本,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確定:

(一)自行栽培的大田作物和蔬菜的成本,包括在收穫前耗用的種子、肥料、農藥等材料費、人工費和應分攤的間接費用等必要支出。

(二)自行營造的林木類消耗性生物資產的成本,包括鬱閉前發生的造林費、撫育費、營林設施費、良種試驗費、調查設計費和應分攤的間接費用等必要支出。

(三)自行繁殖的育肥畜的成本,包括出售前發生的飼料費、人工費和應分攤的間接費用等必要支出。

(四)水產養殖的動物和植物的成本,包括在出售或入庫前耗用的苗種、飼料、肥料等材料費、人工費和應分攤的間接費用等必要支出。

第九條 自行營造或繁殖的生產性生物資產的成本,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確定:

(一)自行營造的林木類生產性生物資產的成本,包括達到預定生產經營目的前發生的造林費、撫育費、營林設施費、良種試驗費、調查設計費和應分攤的間接費用等必要支出。

(二)自行繁殖的產畜和役畜的成本,包括達到預定生產經營目的(成齡)前發生的飼料費、人工費和應分攤的間接費用等必要支出。

達到預定生產經營目的,是指生產性生物資產進入正常生產期,可以多年連續穩定產出農產品、提供勞務或出租。

第十條 自行營造的公益性生物資產的成本,應當按照鬱閉前發生的造林費、撫育費、森林保護費、營林設施費、良種試驗費、調查設計費和應分攤的間接費用等必要支出確定。

第十一條 應計入生物資產成本的借款費用,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7號——借款費用》處理。消耗性林木類生物資產發生的借款費用,應當在鬱閉時停止資本化。

第十二條 投資者投入生物資產的成本,應當按照投資契約或協定約定的價值確定,但契約或協定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第十三條 天然起源的生物資產的成本,應當按照名義金額確定。

第十四條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和企業合併取得的生物資產的成本,應當分別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企業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和《企業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合併》確定。

第十五條 因擇伐、間伐或撫育更新性質採伐而補植林木類生物資產發生的後續支出,應當計入林木類生物資產的成本。

生物資產在鬱閉或達到預定生產經營目的後發生的管護、飼養費用等後續支出,應當計入當期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