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

財會[2006]3號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無形資產的確認、計量和相關信息的披露,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 下列各項適用其他相關會計準則:

(一)作為投資性房地產的土地使用權,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3號——投資性房地產》。

(二)企業合併中形成的商譽,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和《企業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合併》。

(三)石油天然氣礦區權益,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27號——石油天然氣開採》。

第二章 確認

第三條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符合無形資產定義中的可辨認性標準:

(一)能夠從企業中分離或者劃分出來,並能單獨或者與相關契約、資產或負債一起,用於出售、轉移、授予許可、租賃或者交換。

(二)源自契約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無論這些權利是否可以從企業或其他權利和義務中轉移或者分離。

第四條 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一)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二)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第五條 企業在判斷無形資產產生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時,應當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內可能存在的各種經濟因素作出合理估計,並且應當有明確證據支持。

第六條 企業無形項目的支出,除下列情形外,均應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一)符合本準則規定的確認條件、構成無形資產成本的部分;

(二)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中取得的、不能單獨確認為無形資產、構成購買日確認的商譽的部分。

第七條 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應當區分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

研究是指為獲取並理解新的科學或技術知識而進行的獨創性的有計畫調查。

開發是指在進行商業性生產或使用前,將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識套用於某項計畫或設計,以生產出新的或具有實質性改進的材料、裝置、產品等。

第八條 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第九條 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開發階段的支出,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確認為無形資產:

(一)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

(二)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並使用或出售的意圖;

(三)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夠證明運用該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存在市場或無形資產自身存在市場,無形資產將在內部使用的,應當證明其有用性;

(四)有足夠的技術、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並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

(五)歸屬於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

第十條 企業取得的已作為無形資產確認的正在進行中的研究開發項目,在取得後發生的支出應當按照本準則第七條至第九條的規定處理。

第十一條 企業自創商譽以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