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信息工作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

提高審計成果質量水平,是當前審計工作的重要任務。審計成果質量、水平一般體現在審計查證、定性、處理是否準確、適當,能否得到有效落實,審計報告、審計信息綜合分析、建議水平能否為領導決策提供有用信息。因此,做好審計信息工作,提高質量層次,十分重要。

近年來,審計機關信息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這一點不可抹殺。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概括起來講,一是視審計信息為副產品,領導重視不夠,沒有和審計工作一起研究、一起布置、一起檢查;二是審計人員巨觀意識欠缺,審計查證工作或者局限於就賬論賬、或者查證不深不透,使審計信息缺少巨觀背景、關鍵細節不透,影響了信息質量;三是審計人員普遍樂於審計、疏於撰寫信息,不願寫的思想還比較嚴重;四是審計人員在撰寫信息素質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寫不了、寫不好的問題比較普遍;五是處室和信息職能部門工作抓得還不得力,信息採用渠道過窄、不夠暢通,還存在用不上的情況。六是簡報信息職能部門力量偏少,人員素質、編輯整合能力及服務亟待改進提高。

對此,我們要認真分析,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改進。來源:

第一,要轉變觀念,著力提高審計成果意識。審計信息質量不高,表面上看是擬稿人個人素質的事,其實質是審計工作因循原來片面追求查錯糾弊、"盲人摸象"的審計模式,不能適應當前審計工作已進入提高審計成果質量和水平新階段的要求。突出表現為審計成果意識不強,認識遲緩、行動滯後、節奏拖拉。因此,首先要轉變觀念,破除 "就會計論審計"、"就賬論賬"的"老套路",破除"審計簡報是副產品"的"舊觀念",在認真貫徹"全面審計、突出重點"指導方針的基礎上,增強巨觀意識和理性思維,牢固樹立"沒有高質量成果的審計是無效勞動"、"審計成果質量至上"觀念。領導要首先帶頭轉變觀念,提高認識,以此帶動全體審計人員努力提高審計成果意識,使每項審計都力求多出成果、出大成果。

第二,要加強學習研究,增強全局觀念,提高巨觀意識。當前,審計信息質量不高,突出表現在:片面揭露問題的多,孤立就事論事的多,拘泥於數據羅列的多,局部、枝節上的事多,從機制、體制上查找根源、建言獻策的少,居於全局高度、深入綜合分析的少,解剖麻雀、典型分析力度好的少,拋開單純業務觀點、著力為領導巨觀決策提供有價值信息的少。究其原因,一是學習研究不刻苦,對國家巨觀政策及其走向了解、掌握程度不夠;二是過於因循原有審計觀念,"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觀念不強;三是工作深度、力度不夠,審計查證、分析等功夫不到家。為此,要在審計機關形成注重學習研究的濃厚氣氛。領導首先要帶頭加強學習,自覺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自己,運用科學的、全面的、辯證的、發展的、系統的、歷史的、實踐的理論指導審計實踐。其次,要有效組織全體審計人員,圍繞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通過審計查證和調查研究的辦法,提出問題,確立目標,抓住主要矛盾,深剖細析, 既要了解大局中總體的、全面的、真實的情況,又要掌握其中的重點、難點、焦點、熱點、亮點、盲點;既著眼於發現問題、查深查透事實,又著眼於解決問題、提出有效的改進措施,從而提高審計工作的目的性、針對性、主動性、實效性。

第三,要調整工作布局,做到超前安排。審計信息要從審計機關審前調查、審前培訓、制定審計實施方案開始,就圍繞審計目標、審計重點,制定審計信息目標、選定審計信息題目,開展有針對的培訓,做到統一謀劃在前,安排布置在前。審計全過程都要圍繞重點選題,真下功夫,下真功夫,既全面掌握基本數據、背景情況,又突出重點、深入剖析、突出典型事例,還要養成及時采寫、上報審計信息的好習慣,努力提高審計簡報的時效性。特別是審計實施後期,要善於利用掌握情況全面、占用資料充分的優勢,統一協調整合審計機關的有效信息資源,集中集體智慧,加強綜合分析提煉;要善於剖開現象看本質,通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由里及表"的分析提煉,提高審計信息質量, 為提交高質量的審計報告奠定基礎。領導應超前謀劃、統籌安排、科學分工、精心實施、嚴格把關,要把審計的全過程變成撰寫審計信息、提升審計成果質量的過程。同時,要做好上下聯繫溝通,擴大審計信息的採用渠道。全體審計人員必須清楚地看到,審計查證水平提高,工作高度、深度、力度到位,是提升審計信息質量的基礎。審計不能查深查透、定性事是而非、分析就事論事,審計信息質量必然不高。而站位高、選位好、切入準、分析透、建議實、能為領導巨觀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審計信息,是審計質量高、審計效能發揮好的重要表現。因此,從工作布局上,既要抓好審計查證工作,又要抓好綜合分析及信息撰寫工作,二者是"水"與"船"的關係,不可偏廢。

第四,強化責任意識,提高審計簡報采編全過程的質量。審計人員撰寫審計簡報要圍繞審計目標,就一個主題,深入綜合分析,加強歸納提煉,做到突出重點,把握"五度",即高度、角度、深度、力度、精度,做到站位要高,選題要好,立意要新,事實要信,內容要精,定性要準,分析要透,建議要實,文理要明,表述要當,撰寫要快。業務處長要認真負責,嚴格把關,嚴把"十個要素"。即事實的表述上要檢查"時間(時段)、地點(空間、區域)、人物(責任主體)、起因(背景)、經過(全過程客觀描述)、結果(主客觀多重結果、後果、影響、危害、社會反映)"六個要素;問題定性處理要對"是什麼(性質)、怎么樣(情節)、為什麼(原因)、怎么辦(建議)"四個要素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同時,要注意整合處內資源,避免重複編報審計信息。信息職能部門要在嚴格審核、提高效率的同時,加大編輯力度,重點把好"表述關",做到"堅決不使一份高質量的審計簡報在自己手裡夭折,也堅決不放過一份無價值的審計簡報"。對於審計人員提交的要素嚴重不全、沒有修改價值的審計信息,要予以退稿並定期通報。

第五,要改進服務,提高服務水平。信息部門要做好服務,為信息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當前,重點要做好六項工作:一要規範審核程式,提高審核效率。二要加強學習研究,及時編髮審計信息編寫指南。三要深入一線,主動參與審計信息前期采寫。四要利用一切機會,積極開展審計信息專題培訓,培養審計信息骨幹隊伍。五要加強對外聯繫,及時了解上級關於信息編寫要求、重點、方向,爭取指導,幫助解決本單位信息突出問題,及時反饋審計信息採用情況,及時通報,推動信息工作。六要積極爭取單位領導支持,經常性地研究總結審計信息質量工作,並及時提出改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