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防止浪費國家財產

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毛主席就說過:“應該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員明白,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如今,對貪污行為從上到下都在堅決懲治,決不手軟,但對浪費則似乎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不用說犯罪,連受到處分的也不多見。有幾件事令人印象深刻:
一件,去年吳川市教育局吃掉611萬元教育經費,被國家審計署點名批評,有9人被立案調查,1人移交司法機關查辦。但是,同樣是大吃大喝,同樣是被審計署曝光,國家電力公司召開內部人事會議,短短三天花掉300多萬元,人均2.4萬元,一名國企老總午休,安排進總統套房,每天8000元,並沒有聽說誰為此事負責。兩者相比較,吳川市教育局的當權者們栽了跟頭,並非由於浪費,而是掏錯了腰包,吃錯了“賬戶”,要是有“正規”經費來源,就可能不受查處。
另一件,王懷忠是一個貪污和浪費的“雙料貨”。在阜陽任職期間,他用殺雞取蛋的方式,透支十年財力,修飛機場,建“小康村”,使當地財政負債高達25億餘元,但他反而因“政績”突出步步高升,官至副省長。他後來掉了腦袋,那是因為貪污受賄東窗事發,而不是比貪污受賄金額高出數百倍的浪費問題。然而,事實告訴我們,浪費的危害性並不比貪污“遜色”。
一是數額巨大,損失驚人。一些單位和個人視公款公物如糞土,肆意揮霍。前不久國家審計署公布,一些部級單位私設小金庫,巧立名目亂收費,虛報多領預算資金,挪用財政資金等行為,造成數千萬甚至數億元國有資產流失。另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行政成本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5%,每年養公車耗資三四千億元……這是何等觸目驚心。
二是風氣敗壞,影響惡劣。我國是開發中國家,財力有限,資源短缺,人均gdp才1000美元多一點,本應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但恰恰相反,民謠說,有些人“一頓飯一頭牛”。你別以為太誇張,廣東陸豐市價格最高的一桌飯15萬元,該是上百頭牛了。照理,一桌十個人連一條牛腿也吃不完,但這些人視大把花錢為氣派、魄力,似乎浪費有理、光榮、時尚。
三是屢禁不止,後果嚴重。對奢侈浪費現象,廣大民眾深惡痛絕,痛斥“最不值錢的就是公款公物”。為厲行節約,壓縮開支,從中央到地方做決定、發檔案,推行政府採購,每年各級人大還要審查財政預算,但一些人我行我素,變本加厲。他們自有一番歪理,比如:吃吃喝喝是為了融洽上下級關係;公款追星是為了提高當地知名度;讓老外一個意念、一張草圖就賺幾個億,是為了同“國際接軌”;一代人的“政績”,幾代人的包袱,是為了振奮人心……真正交代不過去了,還有幾個冠冕堂皇的擋箭牌:這是“付學費”,等等。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節儉敗由奢”。古今中外,有多少封建王朝因極盡驕奢淫逸鬧得民怨沸騰,甚至江山不保,社稷易人。浪費納稅人的錢,揮霍國家財產,是嚴重脫離民眾的腐敗行為,輕則有錯,重則有罪,這是常識。為了防止人亡政息的後果,當今許多國家,紛紛通過嚴格的法律治理這類現象。在芬蘭,公務員首先得弄清“腐敗”的界限,比如接受禮品和吃請的上限是什麼,流傳最廣的一句話是:你最多可以接受一杯熱啤酒和一個冷三明治,但如果喝上紅葡萄酒就危險了。人家可不是說著玩的,德國央行行長因免費享用豪華酒店而辭職……我們也應該借鑑他山之石,制定相關法律,從制度上防止浪費國家財產事件的發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