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時間你應該知道的十件事情

時間”是英語中用得最多的名詞,這仍是個迷。我們剛剛結束了一次有關時間本質的討論激烈、卓有成效的跨學科會議,在會上,不同的觀點和新問題不停地在我腦海中蕩漾。我沒有去總結這次會議,下面是我列出的十大很有啟發的觀點:人們必須了解的關於時間的故事。

1.時間無處不在。

可能我必須拋開傳統來講這個傳統問題。當然,時間是無處不在的-否則我們怎么去設定鬧鐘呢?多虧了時間,才讓宇宙成為了有序的一系列時間片段;如果現實不是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發展的,那將都亂成一鍋粥了。時間是否是最基本的自然形成的才是我們需要去探求的。我們曾認為“溫度”是自然的基本屬性,但是現在我們知道,“溫度”是由原子運動形成的。當提出時間是否也是自然屬性的問題時,答案是:沒人知道。我打賭說“是的”,但在確認之前,我們需要更深入地理解量子運動。

2.過去和未來是同樣真實的。

這並沒有被完全接受,但早晚會如此。直覺告訴我們,“現在”是客觀存在的,而過去早已過去,已為明日黃花,未來還沒有發生。但是,物理學教導我們:過去和未來發生的每一件事都對現在有影射。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我們不能知曉宇宙中任意時刻發生的任意事件,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但是公式是不會說謊的。愛因斯坦認為,“要用四維世界的觀點去理解物理現實世界會更自然一點,而不是用三維世界的進化論去理解。”

3.每個人都經歷著不同的時間。

這在物理學和生物學上是說得通的。在物理學範疇內,我們曾用艾薩克·牛頓的觀點看時間,認為時間是被全世界每個人普遍分享的。但是,從愛因斯坦解釋了人們所花的時間是由他們所穿越的空間距離和重力場決定的。從生物學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時間可以用原子鐘測量,但更重要的是還可以用我們內心的節奏和不斷沉澱的回憶來測量。這就是非常因人而異的了,取決於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正在經歷什麼;這就是為什麼,當人們老去的時候,總是覺得時間過得好快的原因了。

4.我們都生活在過去。

精確地說是大約80毫秒之間。你用一隻手去摸你的鼻子,同時用另一隻手去摸你的腳。你會感到這是同時發生的動作。但奇妙的是,你知道,神經信號從腳傳到大腦要比從鼻子傳到大腦用的時間要長的。解釋很簡單:我們的經驗意識需要時間去組合傳回來的神經信息,大腦會等待所有相關信息輸入之後才會生成“現在”的體驗感。實驗表明,事情發生的具體時間和我們感受到的具體時間點要相差80毫秒。

5.你的記憶力並不是想像的那樣好。

每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你的腦袋總會用及其類似的方式去暢想未來。這個過程並不是“視頻回放”,更像是“從劇本到話劇”的過程。如果劇本因為個別原因沒有照本宣科,大腦就會形成一個虛假記憶,就好像發生過一樣。眼見為實,到頭來還是不能用作呈堂證供啊。

6.意識取決於對時間的掌控。

意識需要有多種認知能力,我們還不知道有多少種。但是,我們知道掌控時間和機遇的能力是最重要的一個。與水生生物相反的是,陸生動物的視覺感官系統可以感受到數百米的範圍,有時間考慮從各種可能的動作中選出一個最好的。英語的語法體系也允許我們談論虛無縹緲的未來。沒有想像其他時間的能力,意識也不可能存在。

7.時間越長越混亂。

過去和未來有很多區別,核心就是記憶、衰老、因果、自由意志等,事實上,宇宙正在經歷從有序向無序轉變的過程。物理學家會說,熵在不斷增加。熵值越高,無序程度越高,因此目前熵值在增長是很正常的。但為了解釋過去的低熵值,我們需要追溯到宇宙大爆炸時期。我們仍不能回答這個難題:為什麼在宇宙大爆炸時期的熵值很低,記憶和因果以及其他一切事物是如何讓熵值增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