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四大天敵

成功的四大天敵 

自暴自棄是成功的頭號天敵

孟子說:“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 

;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這幾年我認識了七位自暴自棄的人,分別代表 

七種常見的典型。 

為免涉及當事人的隱私,我以“典型”為例說明。 

●第一種典型:為財務問題而自暴自棄者。 

財務危機是二十、二十一世紀想成功的人的頭號殺手。 

這個世界的權力和自由,似乎仍屬於那些財務管理良好的人。這類型的人的普遍 

特徵為“以債養債”、“生產力永遠趕不上借債及欠債能力”、“偏差的金錢觀”、 

“不知道錢怎么花光的”、“逃避債務”、“人際關係緊張、甚至破裂”、“身心狀 

況普遍欠佳”。 

●第二種典型:為感情問題而自暴自棄者。 

多愁善感,鑽牛角尖,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是這類人的普遍特徵。 

現代人的感情觀普遍受到媒介的影響:文學作品、平面媒體、電視、電影,加上 

耳濡目染親朋好友的故事,一般人對感情的評價和衡量,本來就很難找到平衡點。而 

這類人通常又視感情為生命的惟一或全部,一旦發生嚴重的感情事件,便一發不可收 

拾,心情跌至谷底,生活中的一切也跟著到谷底、深淵,無法自拔。 

●第三種典型:為學業、工作及學習能力問題而自暴自棄者。 

為學業問題考試、升學而自暴自棄,幾乎是台灣特有的現象;為工作問題找不到 

工作、常常換工作而自暴自棄,則是資訊爆炸競爭激烈時代來臨的衍生性問題。兩者 

均涉及“學習態度與能力”的問題,這類型的人,長期累積的負面自我評估、自我定 

罪、自我設限充滿自卑,也欠缺關愛鼓勵,是其共同特徵。 

●第四種典型:為健康問題而自暴自棄者。 

為身體痼疾而痛不欲生者亦為二十世紀的大宗。這兩年來,我在各大醫院重大病 

症樓層間探訪病患者及其家屬,發現“生死大事”確實頗折磨人,垂死者經常經歷的 

主要情緒包括孤獨、焦慮、恐懼、否認、急怒、挫折、疏離、沮喪等,病人看待死亡 

的態度,與生理病痛所引發的多種痛苦,求生與求死,也深刻地影響病人家屬的情感 

起伏。 

畢竟,自暴自棄並非最好的死亡方式;如何死得其所,是對生者亦是將逝者的挑 

戰。 

●第五種典型:為家庭問題而自暴自棄者。 

在我的核心價值中,一直將家庭問題看得和財務問題一樣重要,也確信二十一世 

紀在家庭問題上會有更劇烈的變動。愈來愈多的家庭不論是傳統的大家庭與現代新組 

成的小家庭將在無法適應“相處之道”及“家庭倫理”上付出極大的代價,也會有愈 

來愈多人不願去面對複雜的家庭問題,如婚姻暴力、倫理破碎含亂倫等而自暴自棄、 

不知所措。 

●第六種典型:為信仰問題而自暴自棄者。 

宗教信仰中的諸多重大根本問題:如愛、輪迴、永生、地獄、天堂,生死的價值 

等,到了二十一世紀,一定會有更多找不到“出路”的信仰者,在內心中掙扎困頓的 

同時,會以各種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他們的氣餒之處,這幾個世紀以來“集體自 

殺”的模式,在我看來,便是為了信仰中終極的核心價值或基本教義找不到出路,而 

以肉體的自戕來代表靈魂解脫的法門,終究是自暴自棄,不僅於靈魂無益,更讓神秘 

的信仰問題浮上檯面接受公眾評論。 

●第七種典型:為人格問題而自暴自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