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我們追求的應該是“成材”而非“成才”

大學,我們追求的應該是“成材”而非“成才”

這兩個月,各種各樣的企業來到學校招聘,我猛然間意識到一個問題:我馬上要走出校園了,我一下子被嚇到了,整個人都顫抖了,發了好長時間的呆。

我禁不住地問自己:上大學到底是為了什麼?在以後的人生路上,大學又會起到怎樣的作用?以前總覺得,大學是把一個人打造成才的地方,好像上完了大學,我們就都是人才了。現在想想:與其說成“才”,不如說成“材”。

一般意義上講,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的人,需要明確的方向,長期的深入,有一定的成果和造詣才能稱之為人才;而人材就不同,只需要一些基礎的能力和素養,如縝密的思維,不錯的學習能力,良好的表達和溝通等,而且這些都是對大學生基本的要求。

大學時,我們都是鑰匙坯,讀大學就是為了把我們打磨成能開企業這把鎖的鑰匙。可是一把已經加工成品的鑰匙只能打開一把鎖,而沒有成型的鑰匙坯卻具有打開任何一把鎖的可能,而且更多的時候,我們都是在被打磨,也不知道自己將被磨成什麼樣子,也不知道自己要開的是一把怎樣的鎖。這裡還存在一個風險,就是一旦具備了開某一把或某一類鎖的能力,想要打開其他的鎖,就只能回爐再造。所以,在不清楚自己想成為怎樣的鑰匙之前我寧願接著做一把鑰匙坯。

其實,在大學裡的很多時候,我們似乎都陷入了盲目色瘋狂競賽中;考試的排名,分數的高低,證書的多少,甚至擔任的職位和戀人都可以拿來攀比。我們上課好像只是為了不掛科,或者說是為了找工作,再也沒有因為獲得新的知識而感到愉快和欣喜;證書則幾乎淪為了擺設,不知多少人,過了四級之後再也沒認真的學過英語。成績和證書不能堆砌出人才,只能讓人蛻變成機器,達到了指標才可以休息,這簡直有些悲哀。

當然,應該沒有企業會不喜歡人才,可是我們畢竟還在學校,對於一些用人單位的具體要求知之甚少。即便能夠耳濡目染道聽途說一些,也很難切身的體會到;實際上,即使清楚單位的要求,處在學校這個環境裡我們還是很難把自己打造成他們所需要的標準人才的,因為你沒有那個環境。

白岩松曾經在一個講座里這樣告訴在場的大學生:社會需要怎樣的你們,絕不是拿來就能用的你們,而是能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都能不斷學習的你們,一個有潛力可以塑造的你們。不斷學習,不斷成長,也就是材。其實在我們剛踏進大學的時候,每個人都是一塊材料,不幸的是一部分自甘淪落成廢材,一部分擠破頭想成為人才,可是很少人想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潛力的可塑之材,也許這就是出眾的英雄只是少數的原因吧。

我們在象牙塔里生活,絕大多數時間裡還是在按照這裡的規則行走,可是在這裡對人才的要求和以後企業的標準會一樣嗎?倘若還在用讀高中的思維看待大學裡的各種標準,真的不排除被教育“毒害”的可能。既然還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到工作中學習,那幹嘛非要在不清楚要學什麼的時候盲目的去“學”呢?踏實的學習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去奮鬥,多看本書,或學門外語,積累一些實實在在的能力,紮實的文筆,標準的國語,等等。這些在以後工作中的作用絕不亞於你得過幾次獎學金,當過幾回第一名。

大學,我們追求的應該是“成材”而非“成才”,而現實是畢業能夠成為人才就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