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大的七年

另一個事情是認識同實驗室的師兄陳懷興,嚴格來說是他先來找我聊天,可見那個時候我仍然還是沒有意識到與人交流的重要性的,後來,建立了toplanguage討論組之後越發意識到與他人交流的重要性,也開始主動尋找和參與交流,希望以後自己也能組織交流。陳懷興對算法很有造詣,也是topcoder上的常客和牛人,那個時候我也正在為以後的工作面試準備一些算法基礎,所以經常找他討論,獲益很多。有一句話說:看一個人,只要看他讀的書和見的人。還是很有道理的,這兩者是一個人成長中最有價值的信息來源。

研一下半年,女朋友找工作的時候需要用到行銷方面的知識,於是我去替她找書,偶遇《影響力》這本書,這本書打開了我的視野,讓我開始關注一個很有價值的領域:我們如何思考,如何正確地思考。這個領域有很多有意思和有價值的書,我利用近一年的時間,陸陸續續看了近40本相關的書,對思維的特點和缺陷,以及如何思考有了很多的了解,這些知識後來很大程度上使我更清晰地認識自己,和自己在學習生活中面臨的各種問題。

也是研一下半年,我建立了一個google groups,起名toplanguage,一開始的時候是因為平常沒人討論問題,憋得難受,希望有人能夠說兩句,無心插柳柳成蔭,後來這個討論組的交流越來越多,如今已經近兩年,組內成員超過了4,000人,兩年里我也從中收益頗多,其中最大的收益有兩個:一是和人討論能夠激發自己進一步的思考,也促使自己更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觀點或問題。倒不是說別人就一定告訴你什麼新東西,而是討論對你自己的思維的刺激。二是交流中認識了不少朋友,後來快畢業的時候也受幫助頗多。我一直把toplanguage的創建看作研究生階段做得最有意義的事情之一。

此外,我有意識地提前準備了英語,因為我相信如果想要去好的外企,口語不過關很可能成為一塊短板,包括閱讀、書寫和口語。我想了一個方案,可以不用額外花時間來學習英語:閱讀的訓練蘊含在平時的英文技術資料的閱讀中,儘量讀英文的,一來英文資料更一手和全面,二來也順便練閱讀。書寫的訓練蘊含在去國外郵件列表發技術貼和自己寫的英文部落格文章中。口語的訓練則蘊含在平時的娛樂中——美劇,有一個暑假我幾乎天天開著friends睡覺,另外學校有國外過來的團隊演講我不再錯過,而是主動參加,有一次還帶他們出去逛南京,說了一天英語,回頭在路上聽中文都像英文。雖然和外國友人交流的次數不多,但似乎對口語感覺的提高還挺大。後來在微軟亞洲研究院的面試最後一輪就是英語的,而且是偏技術的,好在提前準備了,所以畢竟還是順利地表達出了想表達的意思。

去微軟亞洲研究院面試,是因為幸運地認識了微軟亞洲研究院技術創新組項目主管鄒欣先生。鄒欣先生和他組織的團隊在那段時間寫了《編程之美》,書中有很多很有意思的題目,而我那段時間恰和陳懷興討論算法,在討論組上也組織了專題的討論,有了一點粗淺的思考,於是和鄒欣先生郵件交流,由於對鄒欣先生的技術創新組做的事情很有興趣,所以找工作的時候便向他毛遂自薦。

承蒙鄒欣先生推薦,時隔三年,我再次獲得了去微軟面試的機會。這一次,由於研究生期間作了一些長遠準備,所以心裡有底了很多,也就比較冷靜了,由於當年知識體系的漏洞被我花功夫補了補,所以面試比較順利。面試的時候鄒欣先生更為詳細地介紹了技術創新組的工作,我更加感興趣了,所以儘管已經有另外幾個也不錯的選擇,但心裡還是迅速地做了決定。大約一周后,hr通知offer,我毫不猶豫就接受了。

我想,雖然有很多人本科就明白自己想做什麼,我多花了兩年多,總還不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