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把握好心態,總有一種成功會是屬於你的

優等生:心理鬆綁,輕裝上陣

優等生也需要調整心理?當然,而且對他們來說,學習方法、技巧上大的突破已不太可能,因此,要保持正常水平發揮必須得有合適、健康的心態。

考前的複習卻讓陳亮突然焦躁起來,上一次的考試成績不太理想,他腦子裡就一直盤鏇著同學們私底下常說的那句“平時成績好不見得高考成績高,失誤了可能連一般同學都不如”,心裡也越來越沒譜。雖然自己一直以來的成績都不錯,可一想到高考的變化莫測,總是忍不住地心慌和害怕,往日的自信,突然找不回來了……

面對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壯烈陣勢,每個人都會擔憂,優等生也不例外。作為一名資深高三班主任的張老師對此曾經談到:“對於尖子生來說,在知識和能力方面應付高考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現在的問題是有些同學期望值太高,心理負擔過重。”因此,在高考衝刺階段,優秀生更需要心理“鬆綁”。

第一步,正確認識高考。高考不是一場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考驗,更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徑,高考只是成長中的重要一環,是青春必經的一次歷程。成功的高考不單單看成績高低,更重要的是你在這個過程中是否有所成長。

第二步,堅定信心。先來做個選擇題吧,a知識、能力,b運氣,這兩者,哪個更穩定?聰明的你肯定知道正確答案是——a。知識與能力並非運氣那般神秘難測,它們一旦被吸收或培養,是很少會出現偏差的,因此,只要保持好心態,所謂發揮失常便只是無稽之談。

復讀生:瀟灑走一回

復讀的日子,芝芝比去年更加努力,也承受著比去年更大的心理壓力。只是最近她的耳畔總是迴響著偶然聽到的兩名應屆生的對話:“有的復讀生就算再讀一年,也不一定考得上。”這句話深深刺痛了芝芝,回想自己決定復讀時那“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氣概和豪情,顯得那么的遙遠,眼前剩下的就只有對過往失敗的恐懼和對第二次高考的擔憂,芝芝開始失眠,腸胃消化不良成了家常便飯。

復讀生是每年高考大軍中必不可少的一支隊伍,為了心中嚮往的大學,從失敗的地方勇敢地站起來,然而復讀的酸甜苦辣或許只有他們自己懂得。父母的期望、自我的壓力給心理造成了過重的負擔,失敗的記憶像“魔咒”一樣,在關鍵的時刻總是不由自主地跳進腦海,干擾著本應平靜的心緒。

因此,復讀生首先要學會淡化“復讀情結”,給自己“適度減壓”。不妨換個思路,以往XX年才換來一次高考機會,而這一次用一年就贏得高考機會,通過高考,實現理想,無論怎樣都是“只賺不賠”的。同時,向親人、老師、同學傾訴,釋放自己內心的恐懼,也可以通過深呼吸、運動、聽音樂等具體方式緩解緊繃的神經。

另外,明確自己的優勢所在,也是復讀生的任務之一。復讀生較之應屆生,優勢有二:第一,知識多累積了一年,而且對高中三年定量的知識,復讀生有雙倍的時間反覆識記、掌握,這自然有利於在考場上的發揮;第二,也許往年的失敗對復讀生來說是一次慘痛的教訓,可我們每個人都在傷痛中成長,高考這條獨木橋你已走過一次,相對於那些“新人”,傷痛可以轉化成寶貴的經驗,助你在高考的旅途中更勇敢、更堅韌地前行。

不管你是哪個階段的學生,只要能在這緊要關頭把握好心態,總有一種成功會是屬於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