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你可以擔心,但必須微笑!

——寫給高三的家長和我自己

高三的緊要時刻,真正到了“心態決定命運”的時候。

學生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得失起伏,能有良好的心態來調控自我顯得尤為重要,這是學生是否成熟的標誌,也是一個學生能在難度未知的考驗面前有良好發揮的重要保障。然而,能夠自覺到達這種“境界”的學生畢竟是少數。在強壓之下能夠保持不出問題就不錯了,把心理變成優勢的實在是不易。

所以面對學生的緊張和焦慮,有的家長焦慮了。恨不得自己能代替學生學習;恨不得把手裡辛辛苦苦掙來的錢都花在學生身上,請家教,買資料;恨不得把自己畢生的智慧都一股腦地塞進孩子的腦子;恨不得磕頭拜佛,求求如來佛祖賜給開竅秘方;恨不得把所有和孩子說的話都聯繫上學習,沒完沒了地對孩子說“你一定要如何如何”;恨不得辭掉工作租房陪讀,以為自己給孩子做飯聊天就可以讓孩子心態樂觀一日千里突飛猛進創造神話金榜題名。

有的老師也焦慮了!恨不得把畢生所有能用的嚴厲表情都掛在臉上,讓學生一見就感到害怕;恨不得把所有讓學生產生心理壓力的話語都說完,讓學生一見老師就慚愧的只想到學習;恨不得把所有學生的時間都變成自習,讓學生的屁股長在凳子上;恨不得把“不要緊張,不要粗心”說上幾億遍,讓孩子一聽到“不要緊張”就立即心平氣和。

很顯然,這樣的做法往往適得其反。

來自老師和家長方面的不良情緒往往更加長孩子的心理負擔。家長說的“沒關係,我不在成績”,會像是針一樣扎在孩子心裡,孩子大了,知道這話里的意思,他聽得出這“不在乎”其實比“在乎”還“在乎”;

那到底如何才能讓孩子有好心態呢?

面對這樣的問題,也許我們很難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是至少有一點我們可以確定,那就是:單靠這樣的要求,沒有用。調節不好自己心態的老師和家長是教不會孩子好心態的!

孩子之所以緊張,很多時候是太在意學習的結果,太在意老師和家長對這一結果的評價。

而上述家長和孩子的緊張、擔心和焦慮,也是太在意孩子的成績這個結果,太在意這個成績可能帶來的其他影響。

這兩種“太在意”其實是同一種問題,所以,同樣有“問題”的心態怎么會為孩子帶來陽光呢?

面對孩子的情況,讓家長和老師不擔心不緊張恐怕很難,但是在想辦法找措施的時候,必須一定只能讓自己冷靜下來。尤其是老師,在每天和學生的結束中會通過表情、舉止、眼神向學生傳遞很多無言的信息,這些要比說教更能反應人的內心,學生都懂。

因此,我覺得,樂觀心態的“薰陶”比頭頭是道的“要求”更重要!

在孩子緊張焦慮的時候,老師和家長不應該陪同緊張,更不應該比學生還緊張。而應該更多地用自己內心的陽光去溫暖,去薰陶!

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應該先讓自己變得心胸寬廣起來,學會去接受,而不只是改變!學會去面對,而不只是拒絕承認;學會去理解,而不只是簡單甚至粗暴地“支招”;學會傳遞樂觀,而不是陰沉的臉龐製造緊張;學會讓自己成為學生的面對壓力時的榜樣,而不是做學生緊張的陪綁者和看客。

蕭伯納說,人生有兩大悲哀:一種是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另一種是沒有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

學生心裡的焦慮情緒恰恰如蕭伯納一樣,看不到生活和學習的樂趣。學到的知識嫌少,緊張;學不到的得不了分,還是緊張。老師和家長不能也落入這一情緒,考不好了,焦慮這一次,考好了,擔心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