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創業:他為什麼總是第一個

在中國,“創新”前面加了一個“微”,變成了流行的“微創新”概念。多數時候,它只是“抄襲+改良”的遮羞布罷了。小公司指責大公司山寨他們,讓小公司沒有活路;但是,放眼望去,小公司的創新多半也能在國外找到相對應的原版。

這是中國網際網路的尷尬:為什麼中國出不了facebook?

謝文認為陳一舟收購校區域網路之後,急於做收入,急於上市融資,沒有將校區域網路往平台打造。它學開心網,急於做套用,討好身為年輕人的核心用戶,以娛樂為主。等它向全社會開放的時候,已經沒人認同了。“人人就是個社交娛樂網,賺了點錢,沒有了後勁,離facebook越來越遠了。”

這個始終嚴厲批判國內網際網路從業者的創新意識的觀察家,認為中國的創業者過於實用主義,追求短、平、快,哪個產品火就做哪個,缺乏facebook的創新意識和顛覆意識。

“國內的sns做得有好有壞,但離facebook差距太遠了。一方面,國內有qq,搶占了不少市場;另一方面,我們與美國整體差距挺大的。做一個頂級公司,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團隊能搞定的。從ibm、微軟、google到facebook,是四代頂尖it公司。做到這個程度,不是個人和團隊的努力,而是綜合國力和社會水平的體現。差距是全方位的,如果我做,我也做不到facebook那級別。像百度在中國很牛,但和google不是一個量級的。”王興說。

2011年春節,王興去美國姐姐家過節。他姐姐也是軟體工程師,在矽谷安了家。這一次矽谷之旅,對王興衝擊很大。“矽谷真的相信科技改變世界,他們已經走出了it的圈子,生命科學、能源等都衝到了前沿。矽谷有個民營公司做火箭發射,做了八九年,nasa已經將15億美元的契約交給了這家公司。為什麼發射火箭一定要讓政府幹?他們真的相信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一位facebook的普通員工帶著他參觀了公司的里里外外。這在中國是難以想像的事情。在facebook,王興感受到了優秀工程師和普通工程師的巨大差距。facebook大概有500名工程師,大概十來名工程師管理著圖片套用的十萬台伺服器,facebook用戶每天上傳上億張照片。“在中國擁有500名以上工程師的公司太多了,但工作效率沒法跟美國比。”王興說。在facebook,他聽到這一句話:好的工程師和差的工程師,差距是10萬倍。這讓他感到震驚,他以為覺得是10倍甚至100倍的差距。

自2006年在美國投資人那裡融資失敗後,他再也沒找過美國投資人。這次矽谷之旅,他見了美國一批頂級投資人。這些投資人不僅關注財務回報,還關注是否能夠改變世界。“我想活在一個更好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是這樣想的。但我們注定在這個世界裡,不可能在別的世界裡,所以我們做好事情,改變世界,對我們自己是有好處的。”

他深刻意識到中國與美國的差距,像雲計算這樣根本的變革,國內外的差距如同100多年前外國有蒸汽機中國沒有的差距。他為此著急。

在他眼裡,國內的創業環境正變得更好,“各個角落都在改善,融資也更容易了,vc更多了,天使投資也更多了”。對於國內時時刻刻在提的“創新”,他認為“創新很難直接鼓勵,只能鼓勵嘗試,甚至鼓勵失敗”。

在謝文眼裡,王興是這一代年輕人出類拔萃的代表。同齡的創業者里,他認為豆瓣的楊勃、discuz!的戴志康,與王興一樣,有理想、有創新精神、有強烈的追求,品質不錯,正是他理想中的年輕人。

2011年上半年美團每個月的收入都有七八千萬元。王興說,下半年增速會更快。這個國小時候就覺得自己當校長能做得更好的年輕人,這個始終相信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年輕人,這個被視做理想的年輕人的代表的創業者,現在已經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接下來的問題是,等美團成功之後,他會在創業的路上走得更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