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興趣驅動成功,創新不限於技術

從多年前的“給大學生的七封信”到如今的創新工場,李開復正通過不同的平台、憑藉其導師氣質影響著很多青年人。隨著創新工場的創立,李開復通過這一新的平台繼續發揮著自己的“導師”價值,並經常在微博上分享自己對於創業的感想。

李開復認為,創新不僅僅是技術創新,更是模式創新、細節創新、品牌創新和跨領域結合。對於成功和興趣的關係,他表示,興趣可以最大化生產力和影響力,興趣驅動的工作會帶給來工作的渴望、意志、專注、自信和正面態度,並最終帶來成功。

以下為李開復微博語錄整理:

1、看到“ipo不審行不行?”的討論,其實這是個偽命題。1)重點是公司上市過程中的披露要完整、精確、透明,2)如果沒做到,上市公司、券商、審計單位、律師事務所都要擔負責任。3)如果股民不夠成熟,也許審可以保護股民利益,但是審的目的是保護股民、質疑有問題的公司,而不是濫用選擇權、墨守成規。

2、去年談讀博士對創新工場影響的視頻:1)系主任鼓勵我深耕細分領域,目標世界第一。創新工場也這么鼓勵創業者,2)系裡讓學生根據興趣選博導,培養學生自信,創新工場也讓畢業生選擇項目加入,3)導師給我的論文巨大支持幫助。創新工場也提供平台助創業者。

3、一個創業者請我給他五句話:1)判斷未來趨勢,順勢者昌,逆勢者亡,2)最重要的成本是機會成本,3)關鍵在執行,魔鬼在細節,4)專注你的用戶,一切都會接踵而來,5)簡約聚焦,學會說不。

4、今天和傳統中小企業家談創新:創新不僅僅是技術,更是1)模式創新,2)細節創新,3)品牌創新,4)跨領域結合

5、【創新工場風險巨大嗎?】雖然創業肯定有風險,但是到現在為止,我們投資的項目失敗比例很低:1)2個關閉,但是人員基本全部被別的項目僱傭,2)2個被收購,包括剛宣布的百度收購魔圖,3)10個拿到vca輪500-1000萬美元融資,4)剩下來還在奮鬥中。

6、創新工場成立時,曾數次拜訪y-combinator,認為它的精髓是:1)專家精確的行業判斷,2)細膩的產品指導,用leanstartup創業。我們學習這幾點,但是創新工場不同之處:1)提供較大的資金,招攬較大團隊,一次到位把產品做出,2)提供場地和全方位服務,3)創新工場自己有基金。

7、有關畢業生高科技創業,我的建議:1)創業需要理解趨勢、匯集精英、實踐經驗,因此大學畢業不要主導創業,只能參加創業公司,2)最好遠在畢業前就尋找創業公司實習機會,因為也許創業並不適合你或你想像那樣,3)畢業時若想學習創業,最好到創業公司。到大公司學習能學技術但不夠針對性。

8、網際網路公司絕對不能忽視後台的可擴張性。如果一個公司產品火了,但是無法負荷快速成長需要的後端,讓用戶失望流失,那是非常可惜的事情。google,youtube,facebook這方面做得很好,成為了他們崛起的重要因素。但是,orkut,friendster就敗在這點,否則今天社交格局可能會改寫。

9、在瑞士和一些超級富豪和他們的關係經理談中國風險投資:【歐洲人】:開始相信中國概念,願意投資產5%,遺憾過去太保守,依然擔心聽說的貪污、契約精神等問題。【亞洲人】:多年相信中國概念,早已投資,考慮加碼,【中國人】:過去自家傳統行業得到巨大回報,遠超中國風投,沒興趣,只想分點錢到國外。

10、外國媒體問我中國科技公司可能走向國際嗎?我的回答:很難,就和美國公司進中國碰到的問題一樣:本地化理解、放權給本地人等問題,但是有三個案例值得關注,都可能得到成功:1)聯想採取併購+重視外國經理人方式,2)華為採取走開發中國家方式,3)華為採取走開發中國家方式,3)騰訊採取投資模式投資方式。

11、給創業者的建議:1)重視用戶體驗,不要過於複雜,2)跟蹤調查用戶行為,不斷最佳化體驗。3)大部分人常用的的服務只有5-7種,讓你的服務成為這5-7種。4)和你信任喜歡並能互補的人一塊兒工作,並放權讓他們做他們擅長的事。5)選擇投資者,不能只看估值,6)與投資者利益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