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Facebook學到的10個經驗

但做到這一點有一個前提 - 不能害怕犯錯。 如果犯錯是被要嚴懲的失敗是不允許的話, 牛人們只能在框框中被圈養, 沒有辦法實現突破。 有一句話我經常掛在嘴上“ask for forgiveness, not for permission”。 在facebook, 大膽行事犯錯是容易被原諒的。

但反過來,有一點要小心,就像第7點所說的–你不能隨便把一個離譜的目標交給一個人,然後期待他來給你驚喜。盲目帶來的可能是驚嚇。你需要真正的牛人,至少是潛在牛人。而作為一個領導者,你的一個任務是幫助他們,鼓勵他們,來引爆自己的潛力點。facebook不缺此類待引爆的牛人。

10、不要過度設計和過早樂觀

有些工程師有一股出於本能的衝動想把自己的程式規模化,甚至在這些程式還沒看到大規模使用的曙光之前。我在facebook開始的時候,也是衝動型工程師一杯。但經歷過幾次失敗的產品之後,我牢記了這個教訓。不要過多設計或者過早最佳化。把核心功能設計的簡單精煉。只有在看到產品有被大規模使用的趨勢後,才來增加功能或增加規模量。有一個我做的產品使用的上限是200萬月用戶,但我的實現已經做了很多額外的功來滿足更多的用戶。做的時候感覺很爽,之後感覺很慘。

但這一點不一定能適用於架構上的工作。比如friendster這個網站的失敗就是其基礎架構的性能長期無法應對急速增長的用戶以致網站很慢甚至崩潰。在用戶增長高潮來臨之前,你應該已經在架構上做了足夠多的前戲。否則搞不好就要像friendster收攤子散夥。但同時也要意識到,你所看到的用戶訪問模式,你的網站功能,在你只有10萬用戶的時候,可能和你有1億用戶的時候會很不一樣。所有太多太早太頻繁的架構上的大動作可能會適得其反。這一點上,你要小心判斷。

在facebook的4年半很好玩。我學到的感受到的遠多於以上的十項。但希望這個分享能對朋友們有點幫助。同時祝所有的朋友在自己現在扮演的角色上都有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