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必須關注十個前沿觀點

《哈佛商業評論》今年再度與世界經濟論壇攜手,推出20個最具影響力的前沿觀點,本刊從中選取了10箇中國企業必須關注的理念,以饗讀者。這些前沿觀點不是完美的落地,而是一塊助跳板;不是最後的答案,而是激發討論的工具;不是終點線,而是發令槍。它們不是為了讓你安坐如山,思索如何實施具體方案,而是要讓你躍然起身,開始關注新的動向。相信你會和我們一樣從中得到啟迪。

  領導者應是信息綜合大師 諾貝爾獎得主、物理學家默里•格爾曼曾說過,21世紀最重要的個人素質就是信息綜合能力。這種信息綜合能力對於信息來源豐富、需要考慮各種複雜因素的領導者尤為重要。可是,雖然論及信息爆炸的資料俯拾即是,但關於信息綜合的指南卻十分鮮見。作者於是提出了一些指導性的建議。
 中國成為綠色實驗室 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更加突顯了解決環境問題的迫切需求。中國政府為此提出了建設清潔型、資源節約型循環經濟的構想。黃柏峪村、生態密雲就是中外合作建設循環經濟的典範。這不僅給全世界的企業帶來了商機,也必將促使中國企業創新活動的蓬勃發展,並讓中國取得謀求可持續發展的優勢。

  網路與網路之戰 自從經濟學家布賴恩•阿瑟將網路效應稱為資訊時代市場競爭的關鍵因素之後,各公司紛紛利用這個制勝法寶。如今,建立起一定規模客戶群體和供應商網路的公司數不勝數,擁有網路已不再是一種獨特優勢,而網路與網路之間的較量成為市場競爭的新主題。身為軍事專家的作者以重新設計圍棋棋盤為例,向我們描繪了當格局變得更加複雜之後,競爭雙方如何進行封鎖與反封鎖的博弈。

  智慧財產權:顧客也要分杯羹 協同創新是網路時代誕生的一種新模式,即顧客和公司產品開發人員共同參與產品的創新研製。起初,顧客出於新奇或者對產品的深厚感情,會不計報酬無私奉獻。但隨著公司不斷從顧客建議中獲利,顧客也開始冷靜思考智慧財產權的歸屬問題:產品中採用了我的想法,為何我不能分享其中的利潤?要想繼續從顧客那裡獲得好點子,公司不能再守株待兔,或者“吃獨食”,而必須推出實實在在的激勵措施。

  化醫療成本為健康投資 醫療費用的攀升常常令公司一籌莫展,可我們必須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要收穫一分健康,就得在醫療保健方面付出十分的投入。如果公司能有針對性地投入資金預防員工的疾病、改善員工的健康狀況,就不僅可以控制醫療費用,還能營造一個雙贏的局面:員工越健康,工作成效越大,為公司創造的財富也就越多。

 同僚互助,開發領導力 美國陸軍建有一個叫CompanyCommand的內部網站。在這個網站上,遇到工作困難的下級軍官,可以向曾遇到過類似問題的其他軍官請教。從資歷相似的人那裡尋找幫助,而不是向專家尋求指導,這種實踐向傳統的領導力培育方式提出了挑戰,並且要求組織做出相應的調整。

  用“顯規則”塑造企業文化 領導者的好惡在不經意間就會對企業文化產生很大的影響:領導者若討厭過多的電子郵件,即使發生了大事員工可能也不給他發郵件;領導者對員工外出公幹要是疑心重重,員工或許就不願外出辦事。但是,領導者也可以通過明確行為規範,塑造出符合自己要求的企業文化。這些規則必須說到做到,而不能只是嘴上說說而已。比如,領導要強調交流,就應該隨時願意和下屬交談。

  虛擬世界有黃金 虛擬遊戲已經演變成了一樁大生意。在這類遊戲中,人們可以拋開現實生活中的種種約束,化身為自己想做的人。單是觀察人們在虛擬世界裡如何使用某一產品,或選擇到何處度假,我們就能獲得非常寶貴的市場信息。公司也許還可以直接向虛擬世界中的那些化身推銷產品,說服它們為自己的創造者購買現實生活中的產品,正如創造者為這些化身購買虛擬世界中的各種裝備那樣。“行銷的關鍵在於了解人們的夢想。在虛擬世界裡,這些夢想表露無遺。”

  自有品牌不是敵 越來越多的零售店開始把產品貼上自己的品牌銷售給顧客,品牌製造商必然會成為受害者嗎?不一定。實證研究表明,儘管自有品牌不斷增多,著名品牌的製造商仍能保持甚至擴大自己的利潤空間。名牌產品製造商有充足的理由幫助零售商推出自有品牌,而不是讓銷售價格較低、可能會分流名牌追隨者的其他全國性品牌占據旁邊的貨架。零售商也有充足的理由在貨架上擺上那些廣告攻勢猛烈、與自有品牌價格差距最大的名牌產品,這樣更能讓消費者體會到自有品牌的實惠。

  企業短視症有望治癒 企業過分追求短期利益已成沉疴,不下猛藥無法根治。2004年,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管委員會主席比爾•麥克多諾提議,可以招募20家企業,組建一個總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的團體,來倡導企業界把眼光放得更加長遠。2005年,這個團體已經招募到了首批會員。這些企業確定了四個改革試點領域:薪酬和激勵機制、董事會、衡量體系和投資者溝通。核物質要達到臨界質量才有大爆炸的可能,這場運動一開始就聚集了這么大的勢力,看來勝率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