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行銷五忌

  一忌主觀判定消費單位的信譽程度

在一次部門經理例會上,銷售經理匯報說有家外地企業來店消費希望能掛賬。老總便問經理:是國有還是民營?回答說是民營;又問投資額度多大?回答說近千萬;於是老總告誡說類似這種小規模的私營企業不便掛賬。僅此一句話,該企業所希望的方便之門就被堵住了,而與此同時,酒店在不知不覺中就失去了一位也可能是最忠誠的客戶。

  目前,在酒店所有消費群體中,特別是一些內地酒店,掛賬消費占相當比重。酒店在衡量掛賬單位的消費資證時,自然會根據該單位的實力、信譽程度來確定能否掛賬,以免發生呆賬、壞賬、死賬的現象。時間一長,本地區的老客戶和比較知名的企業容易掌握,而對於類似新增的消費客戶就不能只憑企業屬性和現有實力來確定他的信譽程度了,更不能厚“公”簿“私”,重“大”輕“小”。

  在交往的客戶中,積極穩妥的做法是一方面笑臉相迎,一方面用堅強有力的監管措施來不讓酒店利益受損。如本文開頭那位老闆提出的要求便可採取訂立詳細契約、縮短結賬時間、安排專人監察等措施來開方便之門達到新增客源之目的,一旦發現問題苗頭再取消掛賬資格不遲。

二忌老總很少登門拜訪

  酒店老總適時登門拜訪客戶是增進了解、加強友誼、鞏固客源的有效手段,這已被廣大同行所認識,但在具體實施中就相去甚遠了。有的要么沒時間,忘了去;有的根本沒打算去,讓手下走走了事;有的甚至連行銷總監、經理都很少下去,關起門來造車。這裡面可能有幾個方面的原因:與自己同級別的還好說,去拜訪比自己低的客戶臉面上過不去;一天到晚陷在酒店的雜務里,事必躬親,大包大攬,結果累得無從顧及;責任心不強或工作不得要領;大凡有這些原因的經理們,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和實情,而忽略了賴以生存的客戶們的想法。

三忌走馬燈似拜訪

  銷售經理在制定銷售員的量化指標時,切不可用拜訪次數的多少來衡量一個銷售員的業績,這種看似科學實則有悖常情的做法會產生消極影響。銷售員與客戶的關係只是工作關係,經常的因為工作去約見、打擾顯然不受客戶歡迎,於是就有明明在辦公室辦公而謊稱在開會的說法。次數多了,銷售員也意識到客戶的反感情緒,希望經常有優惠、打折、贈送、免費等好訊息帶給客戶,活躍氣氛,增添談話內容,也加重自身的砝碼,但這是很有限的。行銷部除了因客而異制定拜訪計畫外,多渠道、多手段達到目的才是第一位要考慮的。

四忌策劃只是行銷部的事

  某知名酒店有一個很好的傳統,每逢節日來臨之前,老總都要牽頭組織全店領班以上的骨幹召開諸葛亮會,請大家出點子想辦法。這是一個值得提倡的好做法。行銷部的人再專業,也是數量有限;點子再多,也是勢單力薄;三個臭皮匠和成一個諸葛亮,多人的參與會對活動圓滿成功提供幫助。他們還在各個部門的主管中設立兼職行銷員,在對客戶信息收集、關係溝通上以填補銷售人員的不足,基本上形成了對外行銷的立體網路,很具實用性。

五忌各自為政搞促銷

  曾聽到一個笑話,說一個老闆在春節期間收到了來自同一家酒店的十多張賀年卡,有酒店的、有各個部門經理的、有主管的、甚至還有員工的。大體都是一個意思:希望來年繼續給予關照。老闆在收到賀卡時的反應是:有這個必要嗎?這說明各自為政搞促銷浪費人力物力不說,還得不到客人的首肯。眼下不少酒店對各經營部門收入進行量化管理,有效提高了他們的積極性,管理者和員工各自使出渾身解數來保額增收。出發點無可厚非,但往往滋生一些負面影響。酒店有酒店的風範和品位,不可以被一些低級庸俗的手法將其破壞掉。這就要求酒店管理層採取有效措施避免這種各自為政的促銷現象,以維護酒店對外行銷的整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