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過度”引起的思考

   今年5月初的一天中午,李先生陪一位外賓來到某酒店中餐廳,找了個比較僻靜的座位坐下。剛入座,一位女服務員便熱情地為他們服務起來。她先鋪好餐巾,擺上碗碟、酒杯,然後給他們斟滿茶水,遞上熱毛巾。當一大盆“西湖牛肉羹”端上來後,她先為他們報了湯名,接著為他們盛湯,盛了一碗又一碗。一開始,外賓以為這是吃中餐的規矩,但當李先生告訴他用餐隨客人自願後,忙在女服務員要為他盛第三碗湯時謝絕了。這位女服務員在服務期間滿臉微笑,手疾眼快,一刻也不閒著:上菜後即刻報菜名,見客人杯子空了馬上添茶斟酒,見骨碟里的骨刺皮殼多了隨即就換,見手巾用過後即刻換新的,見碗裡米飯沒了趕緊添上……她站在他們旁邊忙上忙下,並時不時用一兩句英語禮貌地詢問他們還有何需要。

吃了一會,外賓把刀叉放下,從衣服口袋裡拿出一盒香菸,抽出一支拿在手上,略顯無奈地對李先生說:“這裡的服務真是太熱情了,有點讓人覺得……”這位女服務員似乎並沒有察覺到外賓臉上的不悅。她見外賓手裡拿著香菸,忙跑到服務台拿了個打火機,走到外賓跟前說:“先生,請您抽菸。”說著,熟練地打著火,送到外賓面前,為他點菸。

“喔……好!好!好!”外賓忙把煙叼在嘴裡迎上去點菸,樣子頗顯狼狽。煙點燃後,他忙點著頭對這位女服務員說:“謝謝!謝謝!”這位女服務員給外賓點了煙後又用公筷給李先生和外賓碗裡夾菜。外賓見狀,忙熄滅香菸,用手止住她說:“謝謝,還是讓我自己來吧。”聽到此話,她卻說:“不用客氣,這是我們應該做的。”說著就往他碗裡夾菜。李先生和外賓只好連聲說:“謝謝!謝謝!”

見服務員實在太熱情,外賓都有點透不過氣來了,李先生只得對外賓說:“我們還是趕快吃吧,這裡的服務熱情得有點過度,讓人受不了。”聽到此話,外賓很高興地說:“好吧!”於是,他們匆匆吃了幾口,便結賬離開了這家酒店。

點評:

在酒店服務工作中,常常發生這種情況,儘管服務員滿腔熱情地為客人提供服務,但客人有時不僅不領情,反而流露出厭煩或不滿的情緒。是客人不通情達理嗎?當然不是。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服務員未能充分了解客人的需求,實行無干擾服務。所謂無干擾服務,就是指在客人不需要的時候感受不到,需要的時候招之即來的服務。在飯店業中,機械的規範服務並不能換取客人百分之百的滿意,這是因為服務需求的隨意性很大,儘管服務員已盡心盡責,但客人會因其自尊、情緒、個人癖好、意外情況、即時需求等原因提出服務規範以外的各種要求。這也說明,標準化的規範是死的,而人的需求是活的,飯店服務必須滿足客人形形色色的需求,才能上一個新台階。

就客人的需求而言,“無需求”本身也是一種需求,客人的各種各樣的需求中當然也包括“無需求”這種需求。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對這種“無需求”的需求提供的服務是為了滿足客人個人空間的需求,使酒店的服務達到盡善盡美。因此,充分了解客人的這種“無需求”,有針對性提供無干擾服務,對於提高飯店服務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那么如何才能把握客人的這種需求,適時地提供無干擾服務呢?具體結合本案例來說明。

首先,服務員要留心觀察客人當時的體態表情。本例中,女服務員並未留心觀察客人用餐時的體態表情,在外賓臉上已流露出不悅時,仍然熱情地為其提供服務。殊不知,這種熱情過度的服務反而易造成客人拘謹和壓抑的感覺。其次,服務員要注意分析客人的交談言語或自言自語。古人說得好,“言為心聲,語為人境”。客人的自言自語能夠反映出客人的需求趨向。本例中,外賓已略顯無奈地對李先生說:“這裡的服務真是太熱情了,有點讓人覺得……”女服務員站在旁邊服務,聽到此交談話語後,就應該領會客人的意思,站在遠處為他們服務。然而這位女服務員非但不領悟,還繼續熱情地為客人服務,從而進一步引起客人的厭煩情緒。再有,服務員要注意客人所處的場所。一般來講,選擇安靜角落就餐的客人,希望服務員站得遠一些,儘量少打擾他們。本例中,李先生和外賓一開始就在一個比較僻靜的地方坐下,本來就不希望別人打擾。女服務員在向李先生和外賓提供服務時,未注意到客人就餐的場所,一味地按酒店規範提供服務,結果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