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吃怪之都督來把燒賣買


  燒賣,又稱為燒麥、稍麥等。它起源於元代,清人在描繪京城(北京)的風味小吃的竹枝詞中就有‘稍麥餛飩到滿盤,新添桂粉好湯糰”的詩句。燒賣在明初隨明軍的屯田和移民傳入雲南,先為官宦和富豪的家庭小吃。到了清末始進入市場,在雲南還有一段都督買燒賣的一番趣聞。相傳,在“辛亥革命”時,雲南宜良縣城有一位名叫祝可清的廚師,在城中開了一家“映興園”的餐館,賣煮品、滷菜和燒賣,尤以燒賣最為有名,經常門庭著市,供不應求,只好限定每人只賣3個。 一日有一位老者慕名前來品嘗燒賣,吃後覺得向鮮皮軟,十分可口,還 想再吃,便問祝老闆:“你這燒賣每人只買3個嗎?”祝板回答說:‘即 使縣太爺來買也只賣3個。”此時,店中吃客也認出這位老者便是雲南 都督唐繼堯,對祝老闆說他是我們雲南的唐都督,你就破例多賣些給 他吃吧!祝老闆就抬了一大盤燒賣送到唐繼堯桌前,讓都督吃個夠。唐 都督吃後,十分滿意,就將“映興園”的燒賣叫做“都督燒賣”。因此, 流傳有“雲南吃怪,都督來把燒賣買”。此後名聲大振,生意更是興旺, 祝老闆的映興園就專門經營燒賣了。19世紀40年代,燒賣,以昆明正 義路的香賓樓及三牌坊的仁和園最為著名;到50年代後則以護國路的 護國飯店所賣的燒賣名氣最大,燒賣成為雲南著名的名特小吃。
 
  燒賣製作:主料:精麵粉、鮮豬肉;配料:熟豬油、雞蛋、熟肉 片、水發筍絲、冬菇、乾澱粉、蔥花、蕪萎、油湯:調料:精鹽、香醋、辣椒油、麻油。

  製作時:①在麵粉內加雞蛋和油湯拌揉勻成麵團,拍上乾澱粉,擀成皮。把筍絲汆熟切末,冬菇切成細絲備用。

  ②將小乳豬肉剁成肉末,與熟肉、熟豬皮剁細拌合加入筍絲、冬菇、蔥花、鹽、味素、胡椒粉、豬油攪拌均勻為餡料。

  ③麵皮包上餡料,捏成狀似石榴花不封口即可入籠蒸熟裝盤,每籠8一12個。

  都督燒賣,皮薄而光滑,有筋骨;餡油而不膩,肉香筍脆,吃時,蘸上香醋、麻油辣椒油、芫荽茉等配好佐料,香嫩可口,令人食後難0忘。詳見梁玉紅編著《雲南名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