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的順序


人們每日進餐離不開飯、菜、湯和水果,可這些食物應該按什麼順序吃才合理,許多人並不清楚。

 眾所周知,“飯前喝湯,勝似藥方”。吃飯前,先喝幾口湯,等於給消化道加點“潤滑劑”,使食物能順利下咽,防止乾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從而有益於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若飯前不喝湯,吃飯時也不進湯水,則飯後會因胃液的大量分泌使體液喪失過多而產生口渴,這時才喝水,反而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的吸收和消化。

 各種水果的共同特點是富含各種營養物質,食用後對人體健康大有益處。水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無需通過胃來消化,而是直接進入小腸就被吸收。而米飯、麵食、肉食等含澱粉及蛋白質成分的食物,則需要在胃裡停留一段時間。如果進餐時先吃飯、菜,再吃水果,消化慢的澱粉蛋白質會阻塞消化快的水果,所有的食物一起攪和在胃裡,水果在體內三十六七攝氏度高溫下,產生髮酵反應甚至腐敗,易引起脹氣、便秘等症狀,給消化道帶來不良影響。

 含鞣酸成分多的水果,如柿子、石榴、檸檬、葡萄、酸柚、楊梅等,不宜與魷魚、龍蝦、藻類等富含蛋白質及礦物質的海味同吃。同吃後水果中的鞣酸不僅會降低海味蛋白質的營養價值,還容易和海味品中的鈣、鐵結合成一種不易消化的物質,這種物質能刺激胃腸,引起噁心、嘔吐、腹痛等。所以營養專家建議,食用了這些海味,應間隔2—3小時後再享用水果。

 人們正確的進餐順序應為:湯→蔬菜→飯→肉→半小時後再食用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