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丁包[圖]

三丁包三丁包是揚州的名點,以麵粉發酵和餡心精細取勝。清人袁枚在《隨園食單》中云:"揚州發酵面最佳,手捺之不盈半寸,放鬆仍隆然而高"。發酵所用麵粉"潔白如雪",所發麵酵軟而帶韌,食不粘牙。

揚州三丁包子的餡心,以雞丁、肉丁、筍丁製成,故名"三丁"。雞丁選用隔年母雞,既肥且嫩;肉丁選用五花肋條,膘頭適中,雞丁、肉丁、筍丁按1:2:1的比例搭配。雞丁大、肉丁中、筍丁小,顆粒分明,三丁又稱三鮮,三鮮一體,津津有味,清晨果腹,至午不飢。據傳,當年日本天皇吃到空運去東京的揚州三丁包子,讚譽它為天下一品。 揚州"五丁包子"是在"三丁包子"基礎上的一種創新。它是選用參丁、雞丁、肉丁、筍丁、蝦丁作餡製成。相傳乾隆有一次巡遊揚州時,說到御膳早點的備辦,要做到這么五句話:即"滋養而不過補,美味而不過鮮,油香而不過膩,鬆脆而不硬,細嫩而不過軟"。揚州油香,少而不過膩;冬筍鬆脆,少而不過硬;蝦仁細嫩,少而不軟。

這五味合摻,則補、鮮、香、脆、嫩皆俱。如各味用料少一點,那就達到"五不過"的要旨。於是眾廚師按照丁師傅的設計,將參丁、雞丁肉丁、筍丁、蝦丁加工成餡,製成包子。乾隆嘗後,問及包子的名稱,隨員答道,這叫五句包子。後來當地的百姓想到這種包子的餡心用的是五丁,首創廚師又姓丁,便叫它五丁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