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厭的青椒炒肉

  青椒為何要炒肉?這不是個簡單的問題。青椒當然可以炒別的東西。比如炒豬肝,炒黃鱔,炒板凳也沒人管你。但我認為青椒天生是應該炒肉的。是天生的一對,是明媒正娶,是結髮夫妻,是道南正脈。

  青椒誠然可以獨善其身,乾煸油淋,各盡其妙。豬肉的做法也是豐富多彩,蒸煮燉燴,無可不為。但單就炒豬肉而言,最佳拍檔莫過於青椒了。

  寶劍贈烈士,紅粉配佳人。楊過只能愛小龍女,梁山伯只能娶祝英台。青椒與豬肉相炒,才能實現彼此的最高價值。

  青椒遇見了豬肉,恰如伯牙遇見了子期,姜子牙遇見了周文王,諸葛亮遇見了劉備。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青椒不炒肉,謂之“暴殮天物”。豬肉不被青椒炒,謂之“明‘豬’暗投”。

  不曉得哪一朝哪一代,不曉得是在某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還是曉風殘月的早晨,也不曉得是哪個冰雪聰明的巧婦。她割了半斤豬肉,在自家的菜園裡摘了十幾隻青椒,她點燃了熊熊的爐火,她舉起鍋鏟,她炒出了有史以來第一盤青椒炒肉。

  她那辛勞了一日的丈夫溫著一壺酒已有些等不及了。只見他輕輕抿一口熱酒,施施然夾起一片閃著油光的肉片,細細地咀嚼起來。驀地,他平靜的臉上散發出異樣的輝光,這是終極幸福的輝光。嘴角蕩漾起莫名的微笑,這是無限滿足的微笑。

  從此,青椒炒肉這一道菜便流傳開來,惠及至今。

  很久以前,和狗肉的遭遇一樣,青椒炒肉上不了大席。因為其操作方法過於簡單,口味過於家常。有悖於孔老二之“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古訓。但近年來飲食界民變四起,窮鬼翻身。往昔上不得台面的菜式大受食客青睞,青椒炒肉乘機揭竿而起,霸占了每一個飯鋪的每一張桌子,大有“立馬吳山第一峰”的架勢。僅就長沙一城而言,以青椒炒肉作為招牌菜或主打菜的飯莊就有四五十家之多。

  那么究竟那一家的炒法更為正宗呢?我曾請教過圈內高人。答曰:“各莊有各莊的高招”。有先炒肉再下青椒,有先乾煸青椒然後下油炒肉。配料有用大蒜子切片,有以豆豉提味。有的愛放老抽,有的愛放生抽。雖然法無定法,卻是異路同歸。選用主料講求:青椒要辣,豬肉要新鮮,要半肥半瘦,最好是不吃飼料的土豬肉。關鍵是要使青椒豬肉二者的本味相互滲透。豬肉里有辣意,青椒中有肉味,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可下飯三碗,可佐酒半斤。對於食客而言,好吃就是硬道理。

  南宮浩嘆曰:有吃得厭的山珍海味,沒有吃得厭的青椒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