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全席

豆腐像隔壁的小姑娘,抬頭不見低頭見,姑娘冰肌雪膚,秀色可餐,而且很有涵養,品格高尚。豆腐姑娘不宜打單身,比如說,豆腐蛋白質雖高,但胺基酸———蛋氨酸的含量就偏低,如果單吃,它的營養價值便要大打折扣。專家們研究的結果,還是給豆腐姑娘找個伴侶為妙,讓它們互相取長補短,琴瑟和鳴。今天,叫豆腐唱主角,在你家廚房,分別與不同的伴侶合作,製作一桌豆腐全席。許多中國菜式包括豆腐講究的都是經驗的積累與創新的實踐相結合。隨著時間的推移,某種流行的菜式變成古老的菜式,而某種古老的菜式被注入新元素變成新潮的菜式,這就是中華美食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

東江釀豆腐

先將肉剁成肉碎,加入魚肉茸,調味起膠成肉餡;在每塊豆腐中間挖出長2.5公分,寬1.5公分小洞,把肉餡釀入小洞內;猛火燒鑊,把豆腐逐塊排放入煎鑊內,慢火煎至金黃色,放入二湯,調味,,燜熟,調入老抽,逐塊排放裝碟,淋以芡汁,撒上蔥花即成。此菜特點為湯汁香濃,嫩香可口,原煲上席,是十大客家名菜之一,海天路的東江菜館有提供。

紅燒豆腐

此菜看似平常,製作時卻有不少講究。豆腐切成2厘米見方的小塊,放入油鍋,炸至金黃色。炒鍋放油燒熱,加入蔥段、薑絲、八角香、花椒,熗鍋,加入醬油、精鹽,把炸好的豆腐放入鍋內,燉20分鐘,用澱粉勾芡,即可出鍋。做得好的紅燒豆腐色濃味厚,營養豐富,湖濱東路的好味佳大排檔就做得不錯。

肉絲雞蛋煎豆腐

原料以肉絲、雞蛋和豆腐為主,做法簡單,將雞蛋打成液,放肉絲、蔥白絲和細鹽,攪拌均勻,備用。豆腐切成片,放入油熱煎盤,把拌好的蛋液均勻倒在豆腐片上,不時翻煎,煎至豆腐金黃,即可出煎盤。此菜可充分利用豆腐中所含的豐富蛋白質,提高豆腐的營養檔次,是一道簡單易學的家常菜,記者在廈禾路的樂和菜館有嘗過。

鰱魚頭豆腐湯

先切開魚頭,除鰓,洗淨。油和薑片入鍋,把魚頭爆香,放四碗水,再放豆腐、芥菜或白菜,熬1小時左右,用味素、鹽調味即可。先喝湯,並根據需要加水、鹽,後吃魚頭。此菜特點是味道清和鮮美,魚頭內的維生素可提高人體對豆腐中鈣質的吸收利用率。此菜較常見,在很多酒樓都能覓得其芳蹤,但如果改用砂鍋文火慢燉,就成了一道杭州名菜,記者在圓山大酒樓有嘗過。

芙蓉豆腐

原料為豆腐、雞蛋、黃瓜、胡蘿蔔等。用刀背將豆腐碾成蓉。,打散雞蛋。黃瓜、胡蘿蔔切成1厘米長絲。把豆腐、雞蛋、少許精鹽、味素同放碗內,均勻攪拌,呈漿狀,盛入盤中蒸熟。鍋中放入少許開水,把黃瓜絲、胡蘿蔔絲、精鹽、味素、胡椒粉下鍋,燒開後,勾入水澱粉,燒熟,澆入盤中皆可。此菜也屬於川菜,特點為色澤潔白,口感細嫩,新雅川菜館有提供。

杏仁蘋果豆腐

羹此菜有清熱益氣、潤肺止咳、生津利水的作用,在這個季節食用最為合適。原料有杏仁、蘋果、豆腐、香菇等,先將豆腐切成小方塊,放入開水稍浸,撈起。香菇切碎,與豆腐放入鍋中煮滾,加精鹽、麻油、味素、澱粉,調勻,少許,倒進大碗放涼。杏仁去皮,蘋果切成碎塊,一同浸冷開水。待豆腐羹冷卻,加入杏仁、蘋果碎塊,調勻即成。

芹菜葉海蠣炒豆腐

其原料有芹菜葉、海蠣、豆腐等,取芹菜葉洗淨,用沸水燙半分鐘撈出,放冷水中過涼,瀝水。海蠣洗淨,用沸水燙至半生,撈出瀝乾。豆腐切成丁,用沸水燙過。油入鍋,燒至七八成,豆腐放入,炒至呈金黃色,放入芹菜葉、海蠣同炒,炒勻後放醬油、鹽、味素。這道菜記者在海天路中段的一家海鮮酒樓吃過。

八珍豆腐

名為八珍,原料自然不少,有豆腐潤、豬肝、瘦肉、熟豬肚、叉燒、鮮魷魚、鮮蝦仁等。將豆腐潤在清水中泡過,瀝乾,炸香。其餘配料均切片。豬肝、瘦肉、鮮魷魚、鮮蝦仁分別加味素調勻。以蒜茸起鍋,爆過豬肉,加酌量清水,放豆腐潤、香菇,調味,煮片刻,然後下其餘各料,同煮,最後加韭菜,調粉芡,上碟。粵菜和川菜中均有此菜,有清熱散血,寬中益氣的特點,上個月記者在鷺發美食城剛點過這道菜。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