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菜的九個典型表情

么是潮州菜?

問過很多北方朋友,都跟粵菜混為一談,“就是吃海鮮啦”,他們往往這樣懶洋洋地回答,最多加一句“中國最貴的菜”。

首先要說的是,廣東省以語言分,大致有三部分:講白話的,講客家話的,講潮州話的。三者分別都有自己的菜:粵菜 、客家菜、潮州菜。潮州菜屬於廣東菜,但不算狹義的粵菜。

講潮州話的人住在廣東東部,說粵東地區就是指潮汕地區。這裡位於北回歸線,氣候特別,有很多別處沒有的物產。這些特殊物產是潮州菜的主要來源,也是潮州菜價高物貴的主要原因。

潮州菜除了特殊的物料之外,還有特點和氣質,好比川菜有熱烈奔放,塞北烤肉有豪邁大氣,江南的炒蘆蒿蓴菜湯有文人氣……潮州菜有什麼特點和氣質?——講究原汁原味;講究菜、醬料、點心、茶,乃至音樂的配合;講究五味俱全,各求極致;講究文雅簡樸自然優美——這樣說太抽象,不如舉九個最典型的潮州菜要素來說明。

1、 糯軟肥厚獅頭鵝

潮州滷水,其主要配方跟全中國滷味大體相同,區別在於其熱衷滷的材料和火候。潮州人選擇的材料是獅頭鵝。這種頭部突起狀若獅頭的鵝,體型碩大,幾近鴕鳥,農村家家戶戶都有養,是農民收入的一大來源,地位近於四川農民養的豬。獅頭鵝最受歡迎的部位是頭,掌,翼,腸,餘下的部位連墊碟子底的份都沒有(墊碟子的是滷豆腐),用一位潮州朋友的話來說,鵝肉的正確用途是“拿給民工炒菜去”。潮州人理想中的鵝,應當是沒有身體,只有頭和四肢以及腹中脆脆的鵝腸的怪物。獅頭鵝最美味的地方是鵝頭及鵝頭連帶的鵝頸,你無法想像這裡的皮如豬皮那么厚那么肥美,同時絲毫不覺油膩。[]

潮州滷水配的醬料是一小碟放了蒜蓉的白醋。

2、熱鑊薄殼

很多外地人愛上潮菜,都是從一碟熱辣鮮美的炒薄殼開始。薄殼是一種殼極薄,味極鮮的貝殼,其結構很像女人們愛磕的葵瓜子,所以別名海瓜子。薄殼跟瓜子一樣,吃的不是內容,是個味兒。新鮮的薄殼倒入熱油之中,翻炒數下,貝殼便打開,可以看到內里一小點嫩黃的貝殼肉,趕上肥美的季節,那肉還帶點子紅色,可以算做是膏。炒薄殼必配一種叫“金不換”的香草,這種香草與薄殼的香味天然融合,儼然已經成為薄殼的一部分。炒薄殼而無“金不換”,猶如吸菸無火,不吃也罷。吃薄殼跟磕瓜子一樣會上癮,令人停不住叫了一碟又碟,吃到最後不見人,只見一堆殼,潮州人謂之“薄殼山”。

薄殼不是昂貴的貝殼,出產的季節,每斤5元以下。但過了季,或者離潮州太遠就沒有得吃——這是一道大多數時候使人處在相思狀態的菜。面對失望的客人,餐廳老闆往往建議選擇來一碟“大頭”,一種看上去有些像薄殼的貝殼,但已經失卻了大部分鮮美,而且肉一炒就死了,感覺像在吃貝殼乾。不吃也罷。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