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飲食文化源流

食,在中國傳統里,可謂源遠流長,春秋末期孔子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可以說就已具有一定的美食意識。歷代帝王、公侯世家之國廚私廚,發達地區如京城行在、通都大邑的酒樓茶肆,乃至青樓伎館,都應該是製作美食的處所。

但美食一詞,出現卻很晚,歷代辭書均無記載,只有“珍饈”一詞,意頗近之,但其強調珍奇貴重,與現代頗為時尚的“美食”一詞的涵義卻不同。

美食與飲食,應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飲食的目的是充飢解渴;美食,從靜態來看,是經廚師製作的美味可口的藝術品;從動態上來看,應該是以人體五官之一———口的品味為主的藝術欣賞。美食不應稱為吃、喝,應該稱為品嘗與品賞。其中除了香、味之外,還包括人體的其他器官對美食的色彩、造型(包括盛器、裝飾等)等方面的品賞,還應包括對外在的環境、程式等方面的人性化的品賞;還有諸如與營養學、與人身體的保健養生,與人類整體飲食文明,與現代飲食潮流、飲食時尚的多種關係等等。

美食與人類、民族、地域等的文化傳統、民族風情有極為密切的關係。各民族各地域均有其各具特色的美食,但也有其相通之處。記得近20年前讀著名作家陸文夫的《美食家》,其形象的描寫,生動的情節,儘管寫的是蘇州,也深受其吸引。

總之,美食作為一種口味為主的藝術品嘗與品賞,與其他的藝術品類,如繪畫與音樂一樣,是無窮盡的。正如《孫子》所云:“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而且,如孔子所說:“食色,性也。”食是人類本性的第一需要,從這個角度來看,美食將隨著人類生活的不斷提高而不斷發展,永無止境。

潮州飲食文化,儘管在中古以前因地處蠻荒而不發達,但自宋代以來,隨著城市手工業的逐步繁榮和城鎮人口的增多,受中原文化影響等因素,而有所發展,且具有地方之特點,但總體上應該是水平不高,談不上對中外飲食文化有什麼影響力。[]

至近代,由於人口進一步增多,商品交換意識增強等因素,逐漸有潮人外出謀生而居於諸如廣州、香港、上海等都市,更有不少潮人移居東南亞等各國。在這些有一定數量潮人居住的城市和國家,也就開始有潮式飲食的店鋪開張經營,但早期還多是平常小食和中低檔次的飲食店。

而在潮汕本土,由於19世紀 60年代汕頭開埠,各國在汕頭開辦洋行,商業的發展,商埠的形成,流動人口的增多,相應的飲食業也就隨之而有較大的發展,出現了專業廚師。所謂“舟車雲集,商旅輻輳”,消費能力很快攀升。據不完全統計,此時的汕頭埠擁有永平、陶芳、擎天、中央等30多家著名酒樓,還有四五十家飯店酒館。其小,也有外地經營者開設的酒家,這樣,各著名酒家在交流、融會、競爭中競相推出名牌菜、特色菜和改善環境設施。當時流行有“陶芳好魚翅,中央好空氣,永平好布置”等口頭語。而且在這個時期,潮菜也悄然地走出潮汕,在國內各大城市和港澳地區、東南亞各國,差不多都有潮菜的菜館酒家出現,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這是潮菜第一個飛躍發展時期。

進入20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潮菜的發展擁有了得天獨厚的社會環境。一是有更多機會與粵港飲食文化相互交流與融合滲透,發展創新。一是內外貿易的蓬勃發展,港澳台同胞和海外華僑往來頻繁,投資設廠,發展貿易,社會整體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消費人群激增。因而潮菜美食,發展迅速,呈現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這個時期,潮菜以其不斷創新又能保持傳統特色,不僅在本地區百花競放、爭奇鬥豔,而且走俏神州大地,乃至世界各國。潮州美食以其儒雅高檔,精工烹製,原汁原味,清淡可口,突出海鮮等美味特色,迅速崛起,獨領風騷,引人矚目,成為海內外頗負盛名的美食菜系。這是潮菜最主要的一個發展高峰,也是第二個飛躍發展時期,這個時期的潮州美食,具有風靡海內外的巨大影響力。

潮州美食之所以走俏神州大地乃至世界各國,原因固然很多,筆者以為最主要的是其內在的品質內涵和人性化、藝術化的形式,與世界現代飲食潮流的合拍,符合現代人營養健康的飲食趨勢,適合現代人的口味而引人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