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防癌生活方式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癌症的發生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個人生活因素相關。前兩者我們個人不能左右,但後者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牢牢把握的。專家指出,每個人都具有完整的免疫系統和強大的自我調控、自我修復功能,只要合理維護並充分調動自身的免疫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很多癌症就會遠離我們。要想如願以償,最簡便易行,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從自己的日常生活入手,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態及人際關係,摒棄一切陋習。通常來講,可概括為以下五個方面:
一、合理膳食據有關研究顯示,30%-50%的癌症發病要歸咎於飲食不當,尤其是吃霉變食物、過燙食物與燻烤油炸食物等。因此,日常要注意食譜合理,營養均衡、粗細搭配,不偏食挑吃;努力做到“五低三高”:即低鹽、低糖、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熱量與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纖維素;儘量遠離“垃圾食品”(如油炸類、燻烤類、深加工食品及方便食品等),把住“病從口入”關。一日三餐要有飯有菜,定時定量,細嚼慢咽,每餐吃七八分飽。平時還應適當多吃些新鮮水果。因各種水果富含抗氧化劑、維生素及其他營養素,對人體非常有益。
二、適量運動生命在於運動。久坐不動的人易患癌症。德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在同一年齡組,堅持體育鍛鍊的人得癌症的幾率僅為缺乏體育鍛鍊者的1/9。專家認為,每天參加10-15分鐘的體育鍛鍊,就能使體內免疫力增強,其抵禦癌症的能力也增強。但要注意,運動貴在適量——有恆、有序、有度。要多做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騎腳踏車、游泳等),少做無氧運動(如劇烈運動、暴發運動等),以保持良好的體質和免疫功能。
三、戒菸限酒吸菸致癌已被公認,但國內菸民人數並未見明顯減少。研究證實,煙霧中含4000種化合物,有43種為確認致癌物,煙霧中的一氧化碳、氰化氫、甲醛和尼古丁等還會促使心臟病、高血壓等病的發生。吸菸與肺癌關係密切,日本學者歷時數年研究得出一條著名的“三個二十”定律——成人每天吸20支煙,連續吸20年,患肺癌的機率是不吸菸者的20倍。專家指出,被動吸菸對人體危害遠比人們想像的大得多,間接吸入的煙霧是“A級致癌物”。生活在吸菸家庭中的兒童,其成年後患肺癌的機會亦大為提高。除戒菸外還要限酒,特別是B型肝炎患者和C型肝炎患者,更要少飲酒,最好戒酒。若是嗜煙又酗酒,則更易促使癌症的發生。
四、心理平衡大量調查研究證明,心情沮喪是癌症發病的重要誘因。一個人要是長期處於壓抑或不滿的心態,有過於強烈的憂鬱,悲傷、嫉妒、狹隘、易怒、好鬥,恐懼等情緒,或突然遭受婚姻破壞、親人過世、事業失利等巨大心理打擊而不能及時解脫時,都容易誘發癌症。因此,凡事應積極樂觀,對生活充滿熱愛和嚮往,即使遭到挫折和打擊,也要拿得起、放得下,坦然面對,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樣能使人體免疫力得到保護和促進,癌症就會遠離。
五、睡眠充足專家指出,成年人每天要保證6-8小時的高質量睡眠,該睡時不睡稱為“睡眠剝奪”。有關研究顯示,睡眠每被剝奪3小時,體內的淋巴細胞數量會減少20%,從而使免疫力受到人為的損害。我們知道,人生有三分之一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故保持睡眠的質量對提高機體免疫力非常重要。因此,為了健康和減少癌症的發生,人們平時應注意按時入睡,切莫透支睡眠時間。
做好以上幾個方面,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是維護和提高人體免疫力的重要保證,也是確保健康與減少癌症發生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