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1980年代》讀後感

好幾個星期前就看到了《南方周末》那篇《再見1980年代》,一個人在沙發上喝著茶,窗外驕陽似火,屋內涼風宜人,讀著那些原本不屬於我的懷舊,心中不免生出對那個年代的種種記憶與描繪……,還有那個聽了很多年的字眼“80後”。

提起八十年代,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記憶,比起那些成長在北京的青年一代,我們這些生活在邊遠的山村的孩童,對那個年代的記憶多數是兒時的各種嬉笑、童歡,沒有改革開放前後的比較,沒有城裡孩子統一的制式校服,我記憶中的那個年代,連在塵土飛揚的馬路上看到一輛四輪的機動車都是件新鮮事。是的,提起那個年代,我們都要用懷舊的口吻,無論當時你是懵懂無知的孩童,還是情竇初開的少年,抑或是肩挑重任的家庭脊樑……那個思想和自由剛剛開啟的國家恢復期,一切都在復甦。任曙林用鏡頭記錄著八十年代北京的中學校園——簡單的設施、樸素的裝扮、青澀的愛慕,照片中的那些影像對於我這個八十年初出生的人並不陌生,儘管八十年代末我才走進村裡的國小,但是照片中木質的黑板、二八腳踏車、千篇一律的樸素著裝,還有,那個年代裡無所不在的神態,一切都那么熟悉。因為當我在九十年代初走進中學校園,那裡的一切也還遠遠沒有超越影像中記錄的八十年代北京校園……所以,這些照片中凝成了永逝的八十年代,同樣也牽動著許多“80後”的回憶。

不記得是什麼時候,什麼人,把“80後”這個標籤貼在我們這些出生在80年代的人身上,總感覺最初聽到這個稱呼的時候充斥的貶義與責難,“80後”與自私自利、缺乏社會責任感等一系列的負面評價絞在一起,一度有人出來駁斥、辯論,但卻無力扭轉輿論壓力。於是“80”後選擇用事實說話,汶川地震中給了那些所謂的社會學家一記響亮的耳光。是的,看待一個年代的人,不能無限放大所謂的缺陷,先看看周圍的環境吧!先看看所謂的70後、60後,甚至50、40後們,那些自認為經過了血雨腥風,懂得擔當、懂得奮鬥、懂得珍惜的長者們思想裡面都充斥著什麼吧?成長中的經歷不同,對世界的感知就會不同,思想觀念也就不同,想法存在差異無可厚非。是的,我們沒有經歷戰爭、沒有經歷文革,但是我們比前人在更年輕的時候就懂得珍惜機遇、珍愛資源,這些都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差異,不是嗎?

如今集體奔三的“80後”越來越多的初涉職場、越來越多的為人父母、越來越多的肩挑起贍養父母的重任,是的,我們也在不知不覺中加入到了懷舊的隊伍里,看到那些老舊的照片會勾起兒時的記憶,會陷入久久的遐想……再見,1980年代,再見,80後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