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讀後感(共9篇)

要回頭寫讀後感時,我覺得很不容易。因為全書收錄的這些家書,可謂篇篇精彩,字字珠璣,做筆記或任何總結概括都有可能損害這部經典之作。所以,在這裡我只是記錄一些一讀該書後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達的重要思想。 首先,從形式方面看,《家書》讓我了解了什麼是細緻入微,無微不至,嚴謹認真……相信所有讀過家書的讀者對這些特點都深有感觸吧。根據自己很少的經驗,我覺得,之所以能夠如此,很大程度因了書信這種表達、交流或寫作方式。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及廣泛、自然舒暢的作品誕生。他不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談修養,甚至於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並耐心分析、糾正。也正是這種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論文,譯作),使得我們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藝評論家、文學翻譯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學問的細緻、嚴謹、認真的態度和作風。如果說《傅雷家書》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或者經典的“教子篇”,那么,我想首先而最具這種意義的應當是這種態度和作風。但絕不僅限於此,還有,傅雷先生由於自己的學識、思想而能將任何大事小事闡發出深刻但絕不艱澀的道理,從而給人以啟發。 當然,我不認為它僅僅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或者“教子篇”,對於像我這樣並非藝術學徒(狹義)的讀者,這些家書仍不失其偉大。書中處處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時時給人深刻的開導。其中貫穿始終,我以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關於做人、修養以及學問的關係實為一體的思想。 在我看來,這就是重視和強調“一般修養”的重要。在其他信中,這種思想都有出現,比如關於去博物館、去森林等建議,便是希望通過這些方式提高一般修養,而不是一味練琴、搞音樂。 對我的啟發則是,讀書只是修養途徑之一,另外還應有其他。即使讀書,也不應僅限某某學科。一般修養的建立和提高即要求文學藝術,科學、哲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諸領域都需閱讀。因為,人生或生活絕不像大學學科分類那么規範齊整。各領域都只是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的一個側面,要理解我們生活的世界以及我們自己,廣泛閱讀是有好處的。其實我早就受了毛澤東的影響而這么要求自己了。 除此之外,其他比如,關於感情(激情)和理智的關係,應當以理智控制感情;常以星際或宇宙的視野看待人生的一切事物,因而明白人的局限性,等等,皆為真知灼見,無不閃耀著理性的靈光! 以上便是一讀《傅雷家書》後的一些感想。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讀後感只能記錄我的一部分收穫,更多的則寫不出來,而是要融入身體。本來讀書筆記、讀後感之類就是手段而已,理解並踐行其中的道理才是最後目的。《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輯印在這本小書里,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里這樣說:“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裡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和傅聰的家書給了我許多啟示。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為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想過沒有,他們有傅雷那種身教重於言傳的品質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於是孩子嘗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嘗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雖然由於政治運動的原因飽受折磨,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為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現在,很多家長也爭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這就成了親子教育的典範。

傅雷家書摘抄
傅雷家書讀後感(2) | 返回目錄

一位純潔、正直、真誠和靈魂有時會遭到意想不到的磨難、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齒於人群的絕境,而最後真實的光芒不能永遠淹滅,還是要為大家所認識,使它的光焰照徹人間,得到它應該得到的尊敬和愛。

一個人孤獨了思想集中了所發的感情都是真心實意。你所賞識的李太白、白居易、蘇東坡、辛稼軒等各大詩人了是我們喜歡的,一切都有同感,亦是一樂也,等到你有什麼苦悶、寂寞的時候,多多接觸我們祖國的偉大詩人,可以為你遣興解憂,給你溫暖。

把自己的思想寫下來,比著光在腦中空想是大不同的。寫下來需要正確精密的思想,所以與在紙上的自我檢討,格外深刻,對自己也印象深刻。這也證明你的感受力極快。但天下事有利有弊,有長必有短,往往感受快的不能沉浸得深,不能保持得久。但你至少得承認,你的不容易“牢固執著”是事實。我現在特別提醒你,希望你時時警惕,對你新感受的東西不要讓它浮在感覺的表面,而要仔細分析,究竟新感受的東西和你原來的觀念情緒表達方式有何不同。這是需要冷靜而強有力的智力,才能分析清楚的。慢慢的你會養成另外一種心情對付過去的事,後是能夠想到而不是驚心動魄,能夠從容客觀的立場分析前因後果,做將來的借鑑,以免重蹈覆轍。一個人難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終不至於被回憶侵蝕…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過感情,就是要你把這件事當做心靈的灰燼看,看的時候不免感觸萬端,但不要刻骨銘心地傷害自己,而要像對著古戰場一般的存著憑弔的心懷。

理論與實踐絕對不可分離,學習必須與現實生活結合,馬列主義不是抽象的哲學,而是極現實具體的哲學,它不但是社會革命的指導理論,同時亦是人生哲學的基礎。就是一般人的學習,完全是為學習而掌心。所以談起理論來頭頭是道,什麼唯物主義,什麼辯證法,什麼 批評與自我批評等等, 能長篇大論發揮一大套,一遇到實際事情,一坐到辦公桌前,或是到了工廠室,農村里,就把一切理論忘得乾乾淨淨……既既然一切都在變,不變就是停頓就是死亡,那未來為什麼 是思念過去 ,自傷不已,把好好的眼前的陽光也毒害了呢?……

假如心煩而坐不下來寫信,可不可以想到為安慰爸爸媽媽起而勉強寫,開頭是為了我們勉強寫,但寫到三、四頁以上,我相信你的心懷一定應付靜下來,而變得很自然很高興的,自動的想寫下去了,告訴你這個方法,不但可逗你多寫信,同時也可以消除一時的煩悶。人總得常常逼迫自己,不強迫就解決不了問題。

一個人的思想 不動筆就不在會有系統,日子久了,也就放過去了,甚至於忘了,豈不可惜,就為這個緣故,我常常逼你多寫信,這也是很重要的:理性認識的訓練。我屢次要你生活正規化,學習規範化,不正規如何能持久?不持久如何能有成績?如何能鞏固已有的成績?而且作品的了解與掌握,就需要長期的慢慢消化、咀嚼、吸收…

一個人太順利,很容易於不知覺間忘形的。我自己這次出門,因為被稱為模範組長,心中常常浮起一種得意的感覺,猛然發覺了便立刻壓下地去。但這樣的情形出現過不止一次。可見一個人對自己的鬥爭是一刻也放鬆不得的。

練的東西,藝術上的體會與修養始終是自己得到的,早一日露面,晚一日露面,對真正的藝術修養並無關係…

這一年來常常在外面漂浮,接觸了許多人,總覺得對事業真正愛好有熱情,同時又有頭腦的人實在太少。不求功利而純粹為真理,為進步而奮鬥的,極少碰到。…特別是對共產黨監督的政策…其中還是捧場恭維的遠過於批評的。要求真正民主,必須每個自覺的作不斷的鬥爭。而我們這一步還遠得很。社會上多的是背後發牢騷,當面一句不說,甚至還來一套,頌揚的人。

領導對音樂的重視,遠不如對體育的重視,這是我大有感慨的…國務院中有一位副總理專管體育事業,可有哪一位副總理專管音樂?中央不了解,我們在音樂 上得一個國際大獎比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得幾個第三第四,影響要大得多…北京辦莫扎特記念音樂會時,某某當主席,說莫扎特富有法國在革命的民主精神,真是莫名其妙,我們專愛扣帽子,捧人要戴高帽子,不管這帽子戴在對方頭上合適不合適。

儘管人生那么無情,我們本人還是應當儘量過好少給人一些痛苦,多給人一些快樂。說來說去,我仍抱著“寧天下人負我,毋我負天下心”的心愿。

我們幾個朋友每兩周聚會一次,由一個小國小術講話,然後吃吃茶點,談談時局,交換訊息。那個時候是我們最苦悶的時期,但我們並不消沉,而是營造了一個朋友自己的健康的小天地,暫時躲一下。

作協批判爸爸的會,一共開了三十次,前後作了三次檢討,最後一次說是進步了,爸爸說他過去老是看人家好的地方,對有實力的老朋友更是如此,活到五十歲了才知道人不是那么簡單,老朋友為了自己的利害關係,會出賣朋友,提意見可以亂提,甚至造謠,還要反咬一口。

我知道你的性格,也想像得到你的環境,你一向濫於同情,而即使不採取主動,被人追無法說明地也免不了虛榮心感到得意,這是人之常情,於藝術家尤甚,因此更需警惕…要找永久的伴侶,也得多用理智考慮,否則被感情蒙弊!情人的眼光一結婚就會變,變得你自己都不相信,事先要不想到這一著,心將會帶來無窮的痛苦。

感情激動時期不僅會耳不聰,目不明,看不清對方,自己也會無意識的只表現好的方面,把缺點隱藏起來,保持冷靜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至於為了談戀愛而荒廢正業,或是影響功課,或是浪費時間或是損害健康,或是遇到或大或小的波折時擾亂心情。

所謂冷靜,不但是表面的行動,尤其內心和思想都要做到,其次人是最複雜的動物,觀察決不可簡單化,而要耐心、細緻、深入,經過相當的時間,各種不同的事物的場合。…問題不在於找一個全無缺點的對象,而是要找一個雙方缺點都能各自認識,各自承認,願逐漸改,同時能彼此容忍的伴侶。

總之,一切不能急,越是事關重要,越要心平氣和,態度安詳,從長考慮,細細觀察,力求客觀!感情衝上高峰很容易無奈,任何事物的高峰(或高潮)都只能維持一個短時間,要久而彌新的維持長久的友誼可很難了。除了優缺點,倆人性格脾氣是相投也是重要因素,剛柔,軟硬的差別要能相互適應調劑。所謂經得起考驗乃是指有形的許許多批評與自我批評(對人家一舉一動所引起的反應即是無形的批評)

據我的經驗:雅俗與胸襟往往是帶有先天性的,後天改造很少能把低的往高的水平上提,故交往期間應該注意對方是否有勝於自己的地方,將來可幫助我進步,而不至於反過來使我後退。

交友期間,儘量少送禮物,少花錢,一方面表明你的戀愛觀念,與物質關係極少牽連;另一方面也是考驗對方。

對終生伴侶的要求,正如對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樣,不要太苛刻。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本質的善良,天性溫厚,開闊的胸襟。

對方把你作為她整個世界固然很危險,但也很可貴!你既己發覺,一定會慢慢點醒她,最好旁敲側擊而不要正面提出,還要使她感到那是為了維護她的人格獨立,擴大她的世界觀。

無論男女,只有把興趣趣集中在事業上,學問上,藝術上,儘量拋開渺小的自我,才有快活的可能,才會覺得活的的意義。

可見只有平靜、含蓄、溫和的感情方能持久,另外一種意義是說,夫婦到後來完全是一種知已朋友的關係,也即是我們所謂的終生伴侶,未婚之前雙方都能深切領會到這一點,就為將來打定了最可靠的基礎,免除了多少不必要的誤會與痛苦。

人在宇宙中微不足道,身不由已,但對他人來說,都又神秘莫測,自成一套,所以要透徹了解一個人,相當困難,再加上種族、宗教、文化與政治背景的差異,就更不容易。夫婦之間只有徹底諒解,全心包》容,經常忍讓,並且感情真摯不渝,對生活有一致的看法,有共同的崇高理想與信念,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平安渡過大大小小的風波,或為琴瑟和諧的終身伴侶。

唯有不同種族的藝術家,在不損害一種特殊藝術的完整條件之下,能灌輸一部分新的血液進去,世界的文化才能愈來愈豐富,愈來愈完整,愈來愈光輝燦爛。

人需要不時跳出自我的思維,才能有新的感覺,新的看法,也能有更正確的自我批評。

同時我也聯想到演奏家太多的沉浸在音樂中和過度的工作或許也有害處。追求完美的意識太強太清楚了,會造成緊張與疲勞。反而妨害了原有的成績。不妨減少一些工作增加一些沉思默想。不妨多到郊外森林中去散步,或者到博物館欣賞名畫,從造型藝術中去求恬靜閒適。

朋友對我們的幫助、照應和愛護,不必一定要報以物質,而往往需要寫封信,使他們快樂,覺得人生充滿溫暖。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

但是藝術家若是最美的花朵,生活就是開花和樹木,生活中物質的一面不見得比精神和一面次要及合味,對一個藝術家尤其如此。

注意社會問題與世間艱苦,為人類社會中醜惡的事情而悲痛,是磊落的行為,故此,以一個人敏感的年青人來說,對人類命運的不公與悲苦感到憤慨是理所當然的,但是為此而鬱鬱不樂都是不可取的,無此必要。

我認為敦煌壁畫代表了地道的中國繪畫精神,除了部分顯然受印度藝術影響之外,那些描繪日常生活片段的畫,確實不同凡響,創作中別出心裁,觀察精神的入微,手法大膽脫俗,而這些畫都是由一代又一代不知名的畫家給成為的

我經常與媽媽談天說地,對人生談藝術各種問題發表各種想法往往使我不知不覺中把利己的思想整理出一個小小頭緒來,單就這一點來說,你媽媽對確實是大有幫助,雖然不是出於她主動。可見終身伴侶的互相幫助有許多完全是不知不覺的

我相信要不是基督教思想統治了一千三四百年的兩方民族現代歐洲人的精神狀態決不會複雜到這步田地,即使複雜,也將是另外一種性質,我們心目中的生死感概,從無仰慕天堂的極其煩躁的期待與追求,也從無對永墮地獄的恐怖憂慮,所以我們的誤傷只是出於生物的本能,而不是由發熱的頭腦造出許多極樂與極可恐怖的事來,一方面誘惑自己一方面威嚇自己。

中國民族多數是性情中正和平,淡泊、樸實,比西方人容易滿足,我們的民族本來提倡智慧,中國人的理想是追求智慧而不是追求信仰。

他幫助人也有極強的原則性,凡是不正當用途,即使是知己朋友也不肯融通,凡是人家真有為難而是正當用途,就是素不相識的也肯概然相助。

我不和人爭利,但也不肯被人剝削,遇到這情形不能不爭,這邊是我與你不同之處,但你也知道,我爭的還是一個理由,不是為了錢,爭的就是一口氣,而不是為了利。

我知道東西方之間的鴻溝,只有豪傑之士,領悟新穎,感覺敏銳而深刻的極少數人方能體會,東方的智慧/明哲/超脫,要其能與西方的活力/熱情/大無畏的精神融合起來,人類可能看到另一種新文化出現。

從真是奇怪的動物,文明的時候會那么文明,談玄說理會那么高尚,野蠻的時候,以同野獸無差別,甚至更殘酷。

在家中維持有條理的常規,使一切井井有條,你們還年輕,這些事很難付諸實行並堅持下去,可見養成好習慣,加強意志力永遠是件好事,久而久之會受益無窮。

多少藝術家到中年以後走下坡路,難道真是他們願意嗎?多半是為家庭拖下水的,而且拖下經過完全是出於不知不覺的。

成功的婚姻不公對當事人是莫大的幸福,而且溫暖的時光和無窮的詩意一直照射到,滲透入雙方的家庭。

近時來常常想到人在大千世界,星雲世界中是多么微不足道,因此更感到人自命為萬物之靈,實在狂妄可笑。

欣賞前人的事跡,看到人類偉大的創造,才能不使自己被眼前的局勢弄得悲觀,從而鞭策自己,竭盡所能的在當世留下可人的成績。

常常在月光之下,獨自在林中水邊踏著綠茵,呼吸濃烈的草香與泥土味,或是藉此舒散苦悶,或是沉思默想,過度的室內生活與書齋生活恰恰造成現代知識分子神經緊張與病態的原因,而蕭然意遠、曠達恬靜,不滯於物,不凝於心的境界只有從自然中獲得,你總是不能否認吧?

年輕的民族活力,固然旺盛,幼稚的性情脾氣少接觸還覺天真可愛,相處了恐惶,也要吃不消的。

只顧往前沖,不問成效,什麼都可以孤注一擲,一切只問眼前,冒起危險來絕不考慮值不值得…不難視生命如鴻毛,這一等民強,能創業,能革新,但缺乏明智,難於守成,也不容易成業,自信太強,不流於驕傲,來太輕易,未免幼稚狂妄。批評界容易成為垃圾。高明、嚴肅、有良心、有真知灼見的批評家,所以比真正的藝術家少得多……

對終身伴侶的要求,正如對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樣不能太苛。事情總有正反兩面:追的你太迫切了,你覺得負擔重;追的不緊了,又覺得不夠熱烈。溫柔的人有時會顯得懦弱,剛強了又近乎專制。幻想多了未免不切實際,能幹的管家太太又覺得俗氣…只有長處沒有短處的人在哪兒呢?世界上究竟有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物呢?撫躬自問,自己又完美到什麼程度呢?這一類的問題想必你考慮過不止一次。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本質的善良,天性的溫厚,開闊的胸襟。有了這三樣,其他都可以逐漸培養;而且有了這三樣,將來即使遇到大大小小的風波也不致變成悲劇。

對方把你作為她整個的世界固然很危險,但也很寶貴!你即已發覺,一定會慢慢點醒她;最好旁敲側擊而勿正面提出,還要使她感到那是為了維護她的人格獨立,擴大她的世界觀。倘若你已經想到奧里維的故事,不妨就把那部書叫她細讀一二遍,特別要她注意那一段插曲。像雅葛麗納(與前面提到的奧里維,軍事羅曼.羅蘭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中的人物)那樣只知道love,love,love!的人只是童話中的人物,在現實世界中非但得不到love,連日子都會過不下去,因為她除了love一無所知,一無所有,一無所愛。這樣狹窄的天地哪像一個天地!這樣片面的人生觀哪會得到幸福!無論男女,只有把興趣集中在事業上,學問上,藝術上,儘量拋開渺小的自我,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覺得活的有意義。未經世事的少女往往會存在一個荒誕的夢想,以為戀愛時期的感情的高潮也能在婚後維持下去。這是違反自然規律的妄想。古語說,“君子之交淡若水”;又有一句話說,“夫婦相敬如賓”。可見只有平靜、含蓄、溫和的感情方能持久;另外一句的意義是說,夫婦到後來完全是一種知己朋友的關係,也即是我們所謂的終身伴侶。未婚之前雙方能深切領會到這一點,就為將來打定了最可靠的基礎,免除了多少不必要的誤會與痛苦。

熱情是一朵美麗的火花,美則美矣,無奈不能持久。希望熱情能永久持續,簡直是愚妄;不考慮性情、品德、品格、思想等等,而單單執著於當年一段美妙的夢境,希望這夢境將來會變成現實,那么我警告你,你可能遇到悲劇的。

傅雷說:“唯有藝術和學問從來不辜負人:花多少勞力,用多少苦功,拿出多少忠誠和熱情,就得到多少收穫與進步”。

傅雷看待生活:“生活要過得體面而省儉;要小心而勿小氣;慷慨而勿易於上當;享受生活樂趣,但切勿為滿足一時欲望而過分奢侈,即使當時覺得這種慾念不可或缺也罷。這是種極不容易的藝術,只有性格堅強的人,運用明智,意志力與極大的耐性,再經過一些大大小小的慘痛教訓,才辦得到”!

藝術的表現動人,一定是從心靈的純潔來的”。

“真誠是第一把藝術的鑰匙”。

“藝術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還有一個'愛'字!所謂赤子之心,不但指純潔無邪,指清新,而且還指愛!......而是熱烈的、真誠的、潔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之愛”。

“身外之名,只是為社會上一般人所追求,驚嘆;對個人本身的渺小與偉大都沒有相干”。我最欣賞這句話。

“修養是整個的,全面的;不僅在於音樂,特別在於做人——不是狹義的做人,而是包括對世界,對政局的看法與態度”。

“與世隔絕的任何一種藝術家都不會有生命,不能引起民眾的共鳴。經常與社會接觸而仍然能保持頭腦清醒,心情和平,同時能保持對藝術的新鮮感與專一的注意,的確是極不容易的事”。

“不隨波逐流,永遠保持獨立精神和獨立思考,原是一切第一流藝術家的標記”。

“一個藝術家只能永遠保持心胸的開朗和感覺的新鮮,才永遠有新鮮的內容表白,才永遠不會對自己的藝術厭倦”。

“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不經歷尖銳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感情的美近於火焰的美;浪濤的美,疾風暴雨之美,或是風和日暖,鳥語花香的美;理性的美卻近於鑽石的閃光,星星的閃光,近於雕刻精工的美,完美無瑕的美,也就是智慧之美!情感與理性平衡所以最美,因為是最上乘的人生哲學,生活藝術”。

“世界上最高的最純潔的歡樂,莫過於欣賞藝術”。

理想主義者不會快樂,……人總要到婚後才成熟。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哪一門藝術不如此!真懂是非,識得美醜的,普天之下能有幾個?

人類有史以來,理想主義者永遠屬於少數,也永遠不會真正快樂,藝術家固然可憐,但是沒有他們的努力與痛苦,人類也許會變得更渺小更可悲。

有理想就有苦悶,不隨波逐流就到處齷齪。

人沒有苦悶,沒有矛盾,就不會進步。

過度的室內生活於書齋生活恰恰是造成現代知識分子神經緊張與病態的主要原因;而蕭然意遠,曠達恬靜,不滯於物,不凝於心的境界只有從自然界獲得。

終日在瑣碎家務與世俗應對中過生活的人,也該時時到野外去洗掉一些塵俗氣,別讓這塵俗氣積聚日久成為宿垢。

……貝多芬是部讀不完的大書,他心靈的深度、廣度的確代表了日耳曼民族在智利、感悟、感覺方面的特點,也顯出了人格與意志的頑強,飄渺不可名狀的幽思,上天入地的幻想,對人生的追求,不知其中有多少深奧的謎。貝多芬實在不僅僅是一個音樂家,無怪羅曼.羅蘭要把歌德與貝多芬作為不僅是日耳曼民族而且是全人類的兩個近代的高峰。

真正的佛教教理並不相信真有天堂地獄;而是從理智上求覺悟,求超度;覺悟是悟人世的虛幻,超度是超脫痛苦與煩惱。儘管是出世思想,卻不予人以熱烈追求幸福的鼓動,或急於逃避地獄的恐怖;主要是勸導人求智慧。……智慧使人自然而然地醒悟,信仰僅易使人入於偏執於狂熱之途。

這兩天有些迷茫,有些偏執,翻出以前的讀書筆記,重讀傅雷,感覺平靜了許多。

傅雷家書讀後感500字:讀《傅雷家書》有感
傅雷家書讀後感(3) | 返回目錄

在信中,傅雷先生說,讀外文不能太快,太快了記不牢,將來又要重新來過,犯不上。開頭必須從容不迫,位與格必須要記憶,象應付考試般的臨時強記是沒用的。在這一段話中,傅雷結合了自己學習語言的經驗,告訴我們“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學習語言時,切勿貪多,貪快。只有每天學習保證有所收穫,日積月累,循序漸進,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對於自己的孩子,他還建議把功夫花在語感上。他說外文在國外學更好,所以目前貪多務得也不會有太大的進步的。我覺得這句話一點也沒錯。我到國外旅行的時候,早上一睜開眼睛,聽到的廣播裡的就都是英語;在商場裡,店員說的也是英語;想和別人交談,人家說的都是英語;向別人問路,可別人根本聽不懂中文。漸漸的,在我腦海里沉睡的記憶被喚醒了,那些我以為已經忘記的單詞,重新展現在了我的眼前。我終於能大致聽懂別人說的話了。在媽媽的鼓勵下,我和別人試著聊起天,後來居然還談到了自己家鄉的美食美景,風俗習慣。這充分證明了傅雷先生說的話,學語言,好的環境必不可少。

我覺得,書信是最真切,自然的文字。思想到哪裡,文字就到哪裡。因此,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是一顆崇高的心。

國中七年級讀後感:傅雷家書讀後感200字
傅雷家書讀後感(4) | 返回目錄

讀《傅雷家書》有感每一封家書都是文化遺產,《傅雷家書》更不用說了。家書,顧名思義,是指家人、親人之間往來的書信。大約在文字產生後,家書就出現了,可以說是源遠流長。隨著文字語言的逐漸豐富,紙張的發明,家書逐漸流行起來,一直到今天,家書都是維繫親情紐帶之一。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裡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以《傅雷家書》來說,傅雷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為準;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為要務。整本家書,可以說是對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闡釋。傅雷家書給我們了解過去歷史,開啟了一扇窗戶,很好地為我們保存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闡釋出來,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著濃濃的親情,字裡行間透露的親情令人感動。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說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著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考慮,為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著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為我好。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

讀傅雷家書有感
傅雷家書讀後感(5) | 返回目錄

老師力薦《傅雷家書》,誰都說它是關於教育,父子情的著作,果然名不虛傳.傅雷,傅聰雖身隔萬里,但父親卻通過兒子的信,深入地了解兒子,寫下感人的信. 信中有對兒子學業的指導,更多的是對兒子人生的指引.信中的話充滿著父愛,蘊涵著真理.《傅雷家書》用詞十分樸素,平平的語言何以使人讀出這么多東西?我想,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每個人都時時感受著父輩的愛,也付出自己的愛,對傅雷的家書自然有同感。

同學***是開夜車一口氣讀完《傅雷家書》的.第二天,生性好動的他第一次認真地與我交談.從他仍陶醉在書中的神態可以看出,他是深有同感的.難怪,他的 父親也不在上海,也許那位父親不會像翻譯家傅雷般寫下洋洋家書,但他必定會不斷地把愛送到兒子身邊.傅雷那來自遠方的父愛與此多么相似。

我的經歷有一段與傅聰更為相似.我的抽屜里也珍藏著幾封家書,不同的是那是我兒時寫給出差在外的爸爸的.打開信紙,你會看到剛入國小的我圖文並茂的書信。

在這些家書中,一切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沒落下.即使是在校被老師表揚一句,我也在信中寫明六要素,生怕缺什麼似的.製作爸爸送給我的模型的過程,更是"無微不至",只差沒把所用工具的價格寫上了.而某天早晨我掉下一顆牙,不僅詳細敘述,還畫出"退伍者"的"個人照"及嘴裡"殘餘部隊"的"集體照",自己看了都樂個不停.這些小事成為感情交流的載體,我哪能少寫呢?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樣的家書不會再有;***與父親團聚後,不必遠隔千里;《傅雷家書》不知何時會再次光顧我的書桌,但兩代人間的感情永遠那么深厚,永遠是享用不盡的財富。

《傅雷家書》讀後感
傅雷家書讀後感(6) | 返回目錄

《傅雷家書》讀後感(一)這絕不是普通的家書,它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人的自愛其子,也是一種自然規律。人的生命總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業卻永遠無盡頭。通過親生的兒女,延續自己的生命,也延續與發展一個人為社會,為祖國,為人類所能盡的力量。因此,培育兒女也正是對社會,對祖國,對人類世界應該的盡的一項神聖的義務與責任。我們看傅雷怎樣培育他的孩子,從家書中顯而易見。他在給兒子傅聰的信里,這樣說:“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年輕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不論在做人方面還是其他各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誼,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聰在異國漂流的生活中,從父親的這些書信中汲取了多么豐富的精神養料。時時給他指導,鼓勵與鞭策。使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勝各式各樣的魔障。踏上自己正當的成長道路。傅聰這種熱愛祖國,信賴祖國的精神,與傅雷在數萬里之外對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開的。

再看看這些書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樣的政治處境中寫出來的。有多少人在那場“黑暗的災禍”中受到傷害,傅雷缺在其中顯出了他不變的本色。

優秀的父親,出色的兒子,不平凡的家書。

《傅雷家書》讀後感(二)傅雷不愧是好父親,能以如此的心態和耐心來教育孩子。傅雷究竟是如何有這種力量呢?這種偉大的父愛可以說影響了傅聰的一生,為傅聰走向未來做出了鋪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傅雷所寫的這些書信也就是非常重要的,給傅聰上了一堂人生課,讓他知道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生活。

這真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書,同時也應該是作子女的了解父母的一本好書。子女可以通過這本書了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過這本書了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寫的每字每句已經成為經典,永垂不朽的經典。

傅雷作為父親,對子女的情感是十分豐富的,他對子女從不苛刻。而且他對傅聰的音樂事業十分的重視。傅聰事業的點點滴滴都非常的在乎,這讓傅聰十分的感動。

其實,我們身邊的父親也跟傅雷一樣的平凡與偉大。我們的父親也是經常為我們的生計,為了我們的學習,為了我們能上一個好的學校,為了我們能擁有好的成績,使得自己的頭髮都白了,費盡了心血,這是真正的偉大,這才是真正的父親!傅雷可以說是千千萬萬個父親中的一個傑出的代表,他的對子女的充滿愛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可以健康的成長。

傅聰的母親在信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也給她的兒女寫了好幾封信。信中充滿了對子女的關心和憐愛。同樣,她對於傅聰的音樂事業也非常的在乎,這也同樣讓傅聰十分的感動,他也明白了母親的愛對他有多重要。

這本《傅雷家書》真的讓我懂得了非常多的道理,也讓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著什麼,這讓我可以更好的和父母溝通。

我太感謝這本書了,真正的父母的愛之書!

《傅雷家書》讀後感(三)《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輯印在這本小書里,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里這樣說:“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裡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和傅聰的家書給了我許多啟示。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為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想過沒有,他們有傅雷那種身教重於言傳的品質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於是孩子嘗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嘗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雖然由於政治運動的原因飽受折磨,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為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現在,很多家長也爭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這就成了親子教育的典範。

初一讀後感:《傅雷家書》讀後的感想
傅雷家書讀後感(7) | 返回目錄

初一讀後感:傅雷家書讀後的感想

讀《傅雷家書》有感每一封家書都是文化遺產,《傅雷家書》更不用說了。家書,顧名思義,是指家人、親人之間往來的書信。大約在文字產生後,家書就出現了,可以說是源遠流長。隨著文字語言的逐漸豐富,紙張的發明,家書逐漸流行起來,一直到今天,家書都是維繫親情紐帶之一。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裡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以《傅雷家書》來說,傅雷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為準;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為要務。整本家書,可以說是對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闡釋。傅雷家書給我們了解過去歷史,開啟了一扇窗戶,很好地為我們保存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闡釋出來,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著濃濃的親情,字裡行間透露的親情令人感動。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說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著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考慮,為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著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為我好。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

中學生暑假讀後感:《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傅雷家書讀後感(8) | 返回目錄

暑假裡小作者閱讀了《傅雷家書》,感觸和收穫特別大,這是一本充滿父子之情的好書。關於中學生暑假讀後感內容詳情如下。

中學生暑假讀後感:《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這個暑假我讀了《傅雷家書》一書,令我收穫極大。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讀物,是教育子女的經典名書,是充滿著父愛的教子名著。他們嘔心瀝血的培養兩個孩子,教育他們先成人、後成家,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因此我認為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及榜樣。

我認為如果人的一生真的可以為自己所熱愛的事業而奉獻那是一件多么偉大的事情,同時也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充實。我現在已經可以找到生活的目標,雖然以前是盲目的。但我知道只要我們朝著目標努力就會有所收穫。

傅雷說:也許金錢物質方面不能給予你足夠的回報,但是學術和藝術一定會給付出的努力以一個答案。我想不管努力是否可以帶來回報,但是它至少可以使我們心靈更加充實。我相信如果每天都把時間用在自己認為有用的地方上去,一定會得到進步和滿足。

我認為只有在互相鼓勵和互相支持下,有著最真實的心靈的溝通才是最讓人羨慕的。傅雷說他和他的兒子是最親密的朋友,多好的一種父子關係啊,我覺得讀《傅雷家書》真的可以豐富人的內心,讓人變得平靜。而且文學和藝術都會給我們心靈的薰陶。我們在那裡面吸收的養分會讓我們茁壯成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樂趣。

《傅雷家書》是傅雷思想的折光,可以說是傅雷畢生最重要的著作,因為《傅雷家書》是給他與兒子之間的書信,充分體現了作為爸爸對兒子的心意。寫在紙上的都是些家常話,,心裡怎么想的,筆下就怎么寫,用不著擔心讀者。正因為這樣,感情才那樣的純真摯朴,沒有半點虛偽《傅雷家書》的意義,遠遠超過了傅雷家庭的範圍。書中無處不體現了濃濃的父愛,或許每個父親對子女都疼愛有加,但在疼愛的同時,不忘對其進行全方面教育的,在人口眾多的中國,能夠達到此種地步的,能有幾人,因為這需要充足的條件,父親要博學多才,兒子要知書達理,而父子之間更要有充分的默契。

好讀書,讀好書,《傅雷家書》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是一本充滿父子之情的好書。

寒假的讀後感1000字:讀《傅雷家書》有感
傅雷家書讀後感(9) | 返回目錄

寒假的讀後感1000字:讀《傅雷家書》有感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輯印在這本小書里,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里這樣說:“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裡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和傅聰的家書給了我許多啟示。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為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想過沒有,他們有傅雷那種身教重於言傳的品質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於是孩子嘗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嘗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雖然由於政治運動的原因飽受折磨,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為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現在,很多家長也爭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這就成了親子教育的典範。

寒假的讀後感1000字是不是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呢?希望同學們認真閱讀,祝大家學業有成。

查看更多: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4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500字
傅雷家書讀後感600字範文
傅雷家書讀後感1000字
傅雷家書讀後感2000字
高中生暑假讀書感:《傅雷家書》有感
高二暑假讀後感300:讀《傅雷家書》有感
傅雷家書讀後感900字
高中傅雷家書讀後感:傅雷家書
國中生暑假讀後感700字:《傅雷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