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在高處讀後感2019

什麼是國家?什麼是社會?什麼是自我?這可能是我們每個人常常自覺或不自覺思考的問題。

我們處在一個急劇轉型、風雲變幻的年代,就像狄更斯所說的:"這是一個最好的年代,也是一個最壞的年代"。我們擁有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機遇,卻也有無法承載的迷茫與困頓。我們身邊有太多的不正義、太多的不道德、太多的不應該,我們都有深深的無力感和挫敗感。曾有的理想的光芒日益暗,我們像身處茫茫黑夜中恣意漂泊的航船,一個小小的風浪就讓我們顛簸不已。我們能否到達嚮往與憧憬的彼岸?

《自由在高處》就像航海圖,讓我們看到了自身擁有的力量,看清了我們自身的位置,讓我們有了一條明確的路線,猶如醍醐灌頂,讓人耳目一新。

我注意到《自由在高處》的封面人物是一尊雕塑素描,這尊雕塑的名字叫做"self-made man"?——自我塑造者,人如其名,他是一個右手執錘,左手執鑿,正在把自己從石頭裡雕刻成人形的人。於是,自由在高處,欲得需自塑的主題呼之欲出。

這本書前三分之二是時評,後三分之一是演講與獨白,一以貫之的思想是強調國家與社會以及個人的界限:人類有廢除死刑的自由嗎?中國人有過洋節的自由嗎?兩個成年人有在公共休閒場所親熱的自由嗎?……這些爭議中,有的即使現在看來也只能博人一粲,有的看起來則是任重道遠,還有的仿佛是無解的悖論。

一、我是我的作品

人的自由是自己給的,心靈的禁錮也只有自己才能施行。不論處於哪一空間時間,擁有心靈的自由,能自由的思考,就能擁有全世界。

縱然如此,作者的樂觀也絕非盲目,自由和奴役是兩種精神狀態,自由任何時候都不是唾手可得,熊培雲先生告訴我們"不自由,毋寧死"的教條主義太過嚴苛,生活教會我們的是"不自由,仍可活。"

這並非是在為苟且偷生尋找藉口,而是在紛揚中尋找一種現世安穩的自我平衡。我是我的作品,對大多數人而言,命運並沒有在生命和自由之間設立單項選擇,我們只需要對自由和時間、自由和金錢、自由和地位……各種代價進行換算。然而,你我知道,這種換算沒有想像中困難,把握方向,我們也可以擁有權力塑造人生。

二、相信國家比想像中自由

雖然,當前社會存在經濟的成長,文化的交融,在新舊交替的碰撞中,不穩因素難免凸顯,但我們要做的不僅是保持清醒警覺,看到社會發展的不合理、不足之處,提出質疑和不滿的意見,更應當充滿信心,堅定地相信改變正在漸漸地向前推進,滿懷勇氣保持在路上的忙碌,從自己開始行動起來。我以為作者是一個勇敢而清醒的寫字人,正是由此而來。

雖然我們的網路還不夠自由和開放,但是較於沒有網路的時間空間,我們獲得信息的廣度,表達意見的渠道,交流思想的平台都毫無疑問地拓展了;雖然對於一些世界的和我國歷史上的事件,我們無法探尋得真相,但是我們仍然在很大地程度上享有閱讀典籍的自由,由此我們可以無限地接近和探求事實的真相;雖然我們的媒體還難免以宣傳的口吻做報導,但是我們的新聞教材中仍然把宣傳和新聞的概念解釋得清清楚楚。

自由的前提是信賴。用作者的話來說:你多一份悲觀,這個社會就多一份悲觀。再借胡適的話:"爭你們個人的自由,便是為國家爭自由!"

三、生活處處是政治

一個國中生就可以從思想品德這一科中學到:公民基本政治權利其中第一項就是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然而現實的狀況是,相較於教科書上的白紙黑字,更為深入人心的卻是一種對政治的漠不關心。

學生通常會覺得政治是大人們的玩意,似乎只有飽經世故,歷經滄桑,野心膨脹的人才會涉足所謂的"政治"。也有人覺得政治是太虛的東西,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現今的青年,既不生於五四運動革命激情澎湃的時機,又未趕上浪漫和啟蒙的八十年代,仿佛太平年間,大家能做的就是"無為",但媒體在我們眼前呈現的部分世界加上我們自己的親身經歷,社會其實正處於"轉型時期",處於現當代的我們,除了緬懷嚮往那過去的黃金時代,又未可預料我們的時代是否會成為後來人追憶的"黃金時代"呢?

所以,生於我們自己的時代,我們尚大有可為。我們要充分激發內心的個人意識,只有個人覺醒,爭取個人最大限度的自由,承擔自由帶來的責任,履行相應的義務,才有國家的自由。身處於社會中,表現出對事物的參與甚或關心都是"為"的一種形式。

將來的人們回望現在,也許會為我們今天的糾結忍俊不禁,或為我們走過的冤枉路感到忿忿不平。但要知道,這些糾結和彎路自有其意義,每一個思考都是我們自我塑造的一步。再回想那個自我塑造者,他不僅從石頭中賦予了自己希望擁有的形象,也將送給自己一雙能奔善跑的腿腳;他從石頭中誕生的那一刻,不僅是他完成對自己的塑造的一刻,也是他從桎梏中獲得解放的時刻。

自由在高處,欲得需自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