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求職前必須做好的三大準備

在眾多大學生就業訪談中,我們聽到最多的字眼就是“雙向選擇”。“雙向選擇”表明選擇的權利為選擇者和被選擇者共有,也預示著擇業權和錄取權是一對孿生子。當我們的大學生朋友擺脫了個性和特長不能發揮的煩惱,接踵而至的則是因介入競爭機制所必須承受的壓力。


其實,在整個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到處都充滿了選擇,即使是看起來最沒有選擇權利的高考,其實也給了大家很多選擇的餘地。有人說,現在大學生的就業環境不像高考那樣公平,所以自己才沒有辦法找到一個好工作。但是抱有這樣的想法的人雖然可以解一時的痛快,可最後吃虧的仍然是自己。即使給你一個很公平的競爭環境,但是如果你自身素質不高,準備不足,那仍然會在就業的“雙向選擇”中敗下陣來。所以我們確實應該在整個大學,或者說大四的關鍵時期做好求職的準備。也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自己在競爭中馬到成功。


第一是思想準備。


思想上的準備是不自覺的行為,當你發現自己身邊的朋友已經找到工作或者說正在為找工做而發愁的時候,都會激發你在思想上做準備。思想上的準備除了做好就業和失業的準備以外,還有一點就是要有職業人的“職業道德”。所謂職業道德,就是從事一定行業的人們在其特定的工作或者勞動中的行為規範總和。各行各業根據自己的特點,在社會實踐中逐步形成一些公認的衡量職業活動好壞的標準。比如,如果你將成為一名,那么你的新聞稿的社會效應,影響力度將是考核你的重要標準。於是你就要為了這個考核目標而及時的調整自己的工作安排。這就有可能你也要在半夜的時候整理你一天的採訪心得;凌晨的時候被叫醒去一個新聞現場;硬著頭皮去採訪一個你很厭惡的名人;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讀者投訴……這就是需要面對的問題,不僅僅是你,而是所有要從事這個行業的人都要面對的。


於是,你首先應該先考慮一下自己是否適合這個行業,是否能夠適應這個行業的“職業道德”。如果你從心裡認定其很符合自己的特長和性格,那么就需要你乾一行愛一行,熱愛自己的職業。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夠不斷的進步,從而取得屬於自己的行業競爭力。隨著你的行業競爭力的提高,你的薪水、發展前景等重大問題也會一一變的簡單起來。


第二是知識上的準備。


掌握知識的程度如何從某種程度上成為了用人單位考核你的重要標準。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上說,你的學歷的高低,學校的好壞直接或間接的預示著你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得不承認的是,現在的用人單位還是注重學歷的,在專科和本科之間,本科還是占有明顯的優勢的,而研究生和本科之間,研究生又顯得成功性更大一點。這點雖然不是絕對的,但是大部分的情況也確實是這樣的。學校的好壞是用人單位很關注的焦點之一。也因為此,才會有很多非名校的學生藉助考研的機會來改變自己的學校身份,這也或許是考研大軍如此巨大的一個原因之一吧


我國高等學校里的學生的知識結構往往是寶塔型的。國小6年、中學6年、大學4年,知識體系也是生存、基礎、提升。雖然學業有專攻,但是在現在的人才市場上,用人單位更喜歡的是擁有廣博知識的大學生。很多的工作確實需要你有紮實的知識底蘊,但是創新能力成為現在企業考核員工的要點之一。所以,自己的創新能力也是你所有掌握知識在某時出現靈感火花的集合。出現火花的頻率越高,越說明你有創新能力。


其實,你可以不用所有的知識都準確無誤的掌握,但是學習的方法你確要嚴格的保證其正確性。這點其實很好理解,沒有人能夠把所學專業的所有知識都牢牢的掌握,並且在這樣一個信息的時代,藉助計算機就可以輕易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那么掌握這種查詢的方法就遠比你掌握知識要重要的多。不要小看查詢,這倒是一門學問,就比如現在讓我用化工行業的查詢軟體去查某些東西,我就會兩眼一摸黑,即使給了查詢工具也不會用。


第三是能力上的準備。


很多名師都叮囑大家,在大學期間一定要培養好自己的能力,能力是多么多么的重要。這是當然。專家所說的能力,其實指的是記憶、觀察、思維、想像、創新、社交、組織和審美八方面的內容。只有能力高了,你才能夠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發展的平台,也只有能力高了,你才能夠更好的抓住機遇。大學生至少要具備以下五種能力。


1、查閱情報和資料的能力。在這樣一個信息的社會裡,信息比任何時候都顯的重要的多,只有及時的掌握信息,才能夠在人才競爭中取得制高點。曾經有同學問過一個問題:面對如此多的信息,究竟該怎樣去做呢?老師的回答我覺得很好:第一是抓住信息的主幹,第二是的關注與自己息息相關的信息,第三是掌握獲取信息的方法,第四是善於積累資料。這樣的話,你就能夠及時梳理自己的“信息庫”,從而以最快的速度調出自己所需資料。


2、創新能力。跟尋前人的足跡只能保證自己少走彎路,但卻不能取得卓越的成就。於是,只有你憑自己的真本事做出一點前人沒有做的事情,才能夠顯示出你的社會價值,才能夠說明你的非同尋常。廣博的知識是你創新的前提,了解儀器設備是你創新的保障,熟悉發布流程是你創新的途徑,擁有廣泛的人脈是你創新的捷徑。


3、執行能力。縱然你有新奇的想法,你有廣泛的人脈,但是如果你無法將你的想法變為現實這也將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情。把自己的思維轉化成實實在在的東西可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這需要你克服很多的東西,考慮到或簡單或複雜的因素。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我們的身邊就有那么多有思想有創意的人,但是最終卻沒有取得成功,我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們沒有卓越的執行力。


4、團隊能力。團隊能力體現在交流表達能力上。如果你有好的想法,如果你不能把你的想法或者說你項目的優勢告訴別人,使得別人也認為你的項目很有前途,那么你將沒有辦法順利的實現自己的理想。人是群居動物,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上都是這樣的。於是有很多的事情絕對不是你一個人能夠完成的。就好象很多人羨慕電影導演,但是再優秀的電影導演也絕對不可能既當導演又當劇務又當演員又當攝像又當化裝……所以在團隊的項目上你就需要找到與你有同樣理想的人一起去創造輝煌。


5、影響力。應該沒有多少人會否認影響力的作用。只要你有了屬於自己的影響力,一些事情對於你來說就會相對的簡單許多。這就好象你的銀行卡信用額度一樣,你就有了影響力,別人就不怕與你合作吃虧,所以你就能夠團結的人與你一起前進。取得影響力絕對不是大家想像的那么困難。就好象我經常和朋友說的,如果你從大一的時候就認真準備一篇小說,等到你大四的時候這篇小說就相當於你醞釀了四年,創作了四年,修改了四年。這篇作品的質量將遠遠超過你的預期。當然前提是你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