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幽古雅三游洞

牐犎綣你沒到過宜昌,你可能對三游洞略顯陌生,也不會被它吸引。然後,當你暢遊之後,你會發現,三游古洞其實就是三峽畫廊之中鑲嵌在西陵峽口的一顆燦爛明珠。
牐犎游洞位於宜昌市區西北十公里西陵山北峰的峭壁間,背靠長江,面臨下牢溪,三面環水,一面連山,洞景奇絕,山水秀麗,是著名古蹟和遊覽勝地。車子出發後,我們對三游洞的勝境還將信將疑,待觀賞之後,心境果然豁然開朗。
牐犓燈鶉游洞的歷史,確實悠久。導遊給我們娓娓道來。據史料記載:“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詩人白居易由江洲司馬升任忠州(今四川忠縣)剌史,其弟白行簡同行,路過夷陵(今宜昌),恰遇好友元稹。三人同游古洞,置酒暢談,通宵不寐,戀戀不捨,各賦古調二十韻一首,並由白居易作序,書於洞壁。”現洞中尚存明代重刻的白居易《三游洞序》碑石,詩已失傳。三游洞即由此得名。到了宋代,三游洞已成為南方遊覽勝地。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於嘉祜元年(1065年)冬,從故鄉眉州(今四川眉山)一同赴京,途經夷陵,尋勝游洞,賦詩唱和。人們稱白居易三人之游為“前三游”,而稱蘇軾父子三人之游為“後三游”。
牐犎游洞地勢險峻,洞室開闊,深約三十米,高六米。洞口藤蔓倒掛,隨風飄拂,洞中岩石褶迭起伏,斷裂縱橫。有三根似圓若方的鐘乳石柱,垂直平行橫列,將洞隔成相通的前後兩室。前室明曠,詩文滿壁,並陳列有白居易、蘇東坡的刻像、字畫多件。後室幽深,洞壁上有幾個小洞,即所謂“洞中有洞,”但可望而不可入。左壁有一耳洞,彎腰扶壁前行十幾步,可通於洞外。遊人多從此洞爬進爬出,把石壁磨得光滑發亮。石壁頂部有一形若懸鐘的奇石,用石子投擊,其聲如鍾;石子落地,其聲如鼓。所以有“天鍾地鼓”之說。因三游洞景色綺麗,曾被古人喻為“仙境”、“幻境”、“桃源洞”。至今洞壁上仍留有“洞天福地”的巨幅題刻。
牐犎游洞內外有許多碑刻與壁刻,具有歷史價值與書法欣賞價值,是十分珍貴的文物。遊人在飽覽古洞奇觀的同時,在這琳琅滿目的石刻廊里,尋到更深層的文化享受。
牐牬笞勻皇且晃晃按蟮墓ひ彰朗醮笫Γ造就了三游洞綺麗的自然景觀,歷史留給了三游洞豐富的人文景觀。經過二十餘年宜昌人的保護、開發和建設,三游洞已形成以文物為特色,山水洞泉渾然一體,亭台樓閣交相映輝的名勝風景區。洞內整修陳列的碑刻琳琅滿目。“元白塑像”立於洞室,若明若暗,惟妙惟肖。遊人來到福地洞天,總愛和元白三人“合影留念”。洞外下牢溪旁,“陸游泉”水清澈如鏡,半壁石亭依山而建,古樸凝重。三游洞所在的夷山,舊貌換新容。由宋代文學家歐陽修作記的至喜亭,造型獨特,似仙女亭亭玉立於西陵峽口,中外遊客,“至之則喜”,以登亭遠眺為樂。因張飛而得名的擂鼓台旁,高大挺拔、栩栩如生的張飛塑像,再現了一代猛將的勃勃英姿。津亭、山谷亭、長廊、觀峽洞、淺道等景點,或依山而建,或臨江而築。高低錯落,妙趣橫生。仿古建築楚塞樓,位於三游洞山頂。在鬱鬱蔥蔥的群峰之間,顯得氣勢非凡,格外壯觀。登樓四望,重巒疊翠,風韻多嬌,西覽山重水複的峽江畫廊,東眺舉世聞名的葛洲壩雄姿。正如白居易在《三游洞序》中所云:“斯境勝絕,天地間其有幾乎?” 

※本文作者:藍天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