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溝紀事

一、初到太平溝

游太平溝,在我心裡曾經是一件很不在意的事。過去朋友在我面前提起,我非常不屑地笑笑:“自家門前的山啊水的平平常常,有什麼可游的”?朋友卻說:“你真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了,等你去了之後就會知道,那裡會有多美”。

今年9月下旬,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到了太平溝。太平溝地處小興安嶺山脈,在歷史上有其很深的發展淵源,她曾與美國西部的淘金熱齊名,中國歷史上的“觀嘟金潮”(觀音山—嘟嚕河)就源於此。傳說中這裡黃金滿地,淘金者紛至沓來,清同治年間,清政府把在鎮壓太平天國中俘虜的太平軍發配到這裡淘金,太平溝因此而得名。

太平溝現是蘿北縣的一個鄉,這個鄉的大部分都在山區,因此與一馬平川相比也就有了許多的與眾不同。稀稀落落的村屯大都依山而建,越是往山里伸延人口的密度就越小。這裡沒有令北大荒所驕傲的萬頃良田,一快快散落在坡地上的莊稼與一望無際的田野形成巨大的反差;家家門前用木柴壘起的院牆凸顯出山里人獨有的生活特色,雖然不太富裕,但也殷實和諧。太平溝因小三峽和慈禧行宮等旅遊景點而出名,如今,雖然遍地黃金在這裡已無處可尋,但是當地政府正在這個鮮為人知的地方開發出一項新的黃金產業—旅遊業,使她的魅力與日俱增。

車在盤山路上慢慢行進,在山頂俯瞰,一處處美景盡收眼底。九月下旬,正是層林盡染,五花山色正濃。紅、黃、綠、橙、褐、等顏色交錯流淌在無際的山間,將茫茫林海渲染得絢麗多彩。原來對此不屑一顧的感覺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太平溝在我的心裡突然變得俊朗起來。

二、游“小三峽”

在黑龍江游三峽,這種感覺並不牽強。與長江的三峽相比,龍江三峽雖然沒有那般恢宏的氣勢,但是她的秀美、她的柔媚卻完全可與長江三峽媲美。龍江三峽位於中俄界江—黑龍江的中段,全長62公里。內外興安嶺被黑龍江攔腰截斷,形成了山高水狹的三段峽谷,這裡人分別將其稱為龍門峽、金龍峽和金滿峽。

如果把長江三峽的湍急喻為一個剛烈的少年,那么龍江山峽的平緩無疑就是一位文靜賢淑的少女了。在太平溝鎮的黑龍江邊,她的上游和下游分別被兩邊的崇山峻岭夾住,將寬闊的江面擠成一條狹長的水道,但她沒有因狹長而變的湍急,江面因沒有落差而矜持地保留著以往的平靜,猶如一面鏡子,大度地將挾持她的群山攬在懷中,二者融合在一起相映成趣,呈現出“山如碧浪翻江去,水似青天照眼明”的動人景象。

乘快艇游江對我來說是一件不忍的事情,原因是不願打破這裡的寧靜。這裡的一切仿佛都被這極美的景色所陶醉,唯恐一絲的聲響都會把眼前的一切驚亂而消失。但是客遂人意,我們伴著一聲轟鳴,無情地將一江秋水犁開。飛舞的浪花噴濺到空中,在由“珍珠”織成的水簾里,明媚的陽光興奮地折射到它的身上,映出一道絢麗的彩虹,把一江的山水繪成“山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美麗畫卷。

站在山頂遙望龍江三峽,她的壯美把我們每一位折服。層層疊疊的群山色彩斑斕。在不遠處,一灣江水順著山間漂流,就像飄蕩在空中的一條彩帶,恰似一江碧水天上來。黝黑的黑龍江水此時在群山的環擁下清澈無比,將這世上少有的無污染河流濾得更加純淨。此時,在行人稀少的仙境,我的心裡不禁有了這樣的感嘆,太平溝啊,你就像個未出閣的靚女,長在深閨無人知。有誰才能揭開你的面紗,讓更多的人一睹你的芳容?

三、慈禧太后行宮

慈禧,這位在中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女人,誰也不會想到,她一雙糜爛奢侈的罪惡之手居然會伸到如此偏遠的山溝,在祖國最北部的邊塞,同樣不能遺漏她的惡名。

※本文作者:劉艷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