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園詩鑑賞

鑑賞山水田園詩,要注意從以下幾個角度去掌握。
  1.把握形象的特徵和寓意。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把握詩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楓葉”、“荻花”、“秋”三個意象不光點明了景物、時節,還通過這三個意象特有的屬性渲染了送別時的環境氛圍和詩人憂傷的情緒。古詩意象往往寓繁於簡,寓萬於一,以高度濃縮的藝術形象誘發想像,產生奇特的審美效果。(參見《名師伴你行》277頁《古詩中常見的意象》。)
  2.體味詩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過描寫景物來抒發感情,是中國古典詩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園詩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經詩人攝入筆端,就必然帶上詩人的感情色彩,為表達詩的特定情感服務。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於景等等。“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詩。煙花含愁,孤帆載憾,天際碧水帶走詩人的無盡思念。詩人的惜別之情,從每一個畫面中滲透出來。
  3.領會詩人寫景所表現的情感。
  一般的寫景詩,字裡行間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純粹是寫景的山水小詩,就不那么好理解了。這就要求我們對作者的身世,當時的時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論世,才可能準確地領會詩人寫景所表現出的情感。這裡牽涉到一個感情寄託的問題,分析詩歌,應認真判斷感情寄託的深淺,切忌隨意撥高作品的思想內涵。 
  4.分析詩歌的寫作技巧和語言特色。
  山水田園詩寫景的方法很多,鑑賞時應主要注意寫景的常見方法和技巧。
(1)留意作者觀察景物的立足點和描寫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變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寫景物的方法,如繪形、繪聲、繪色。“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3)理解和說明描寫景物的技巧,如虛實結合(“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以動襯靜(“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明、暗對比(“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以小見大(“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粗筆勾勒和細部描繪相結合,(也叫點面結合)(“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與“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比興手法的運用。
  語言運用方面,既要學會欣賞像盛唐詩人所描寫的雄渾壯麗的景象,如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又要善於體會詩人細緻入微的觀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四、山水田園詩鑑賞演練
(一)、分析下列詩句中運用的主要藝術手法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王倫》)
2、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帝城》)
3、花間一壺灑,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李白《月下獨酌》)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 被明月兮珮寶璐,(屈原《涉江》)
6、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李賀《李憑箜篌引》)
7、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8、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杜甫《漫成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