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哲理詩

 蘇軾宦海沉浮,漂泊無定,深品世態炎涼,對禪學逐漸產生濃厚的興趣。被貶黃州之後,他歸誠佛僧,就著黃州山腳下一片名叫東坡的數十畝荒地,墾闢躬耕,慨嘆人生,並寫下《東坡》詩:"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确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從此自號"東坡居士"。在唐宋作家中,與禪門名僧交遊最多的當推蘇軾,加之他雄才大度,機敏過人,留下了許多趣聞佳話。"詩為禪客添花錦,禪是詩家切玉刀",禪的精神陶冶著蘇軾,也滋潤著他的詩歌創作,尤其是他寫的那些膾炙人口的哲理詩

蘇軾寫了一首《琴詩》: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這首詩很久不被人重視,有人注意了,卻是一片斥責聲。清代才子、文學批評家紀曉嵐說:"此隨手寫四句,本不是詩,搜輯者強收入集。"他甚至以質問的口氣說:"千古詩集,有此體否?"在紀曉嵐看來,沒有這種體,當然也不是詩。其實正是這"無此體",看出蘇軾的創新精神。

有一部佛門經書叫《欏嚴經》,書中說:"譬如琴瑟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這段話很精彩地說明一個哲學道理:只有主觀和客觀相統一,才能成功。蘇軾把它妙化入詩,更進一步,琴聲也不是源於妙指,而是來自內心,琴者即心聲。物我融合,才是佳境。

我們再看大家非常熟悉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有新思想,這種思想前人有過,卻沒有說過,蘇軾說出來了。要知道世上多少事,想到容易做到難。有些人三歲想到的事六十歲也未必做到。由此看來,蘇軾這首詩是"以議論入詩"的典範,是宋詩的一種革新。這正是蘇軾哲理的價值所在,或者說是蘇軾的功勞。"唐詩主情,宋詩主理",既然要說理,就得"以文入詩",因為詩寫情,文說理;既然要說理,就得"以議論入詩",因為不議理不明。自南宋嚴羽在《滄浪詩話·詩評》中發難,到清代這七百年間,不少學者批評宋詩"以文入詩,以議論入詩",覺得沒有"詩味兒"了,蘇軾反其道而行之,用自己的哲理詩維護了宋詩。

我們不妨再看一首《獨覺》:

倏然獨覺午窗明,欲覺猶聞醉鼾聲。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裡的"獨覺",暗指禪語,一語雙關。即一個人只要悟透世界,瞭然於心,那么對於人生的淒風苦雨也就能安然處之,恬然對待了。到此,讓我們抄錄蘇軾的一首詞:《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不知你能否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