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哲理詩

本文作者:孫柏泉
中國傳統詩歌發展到宋朝,出現了一個有趣的轉變:由唐詩的以意象取勝轉而喜歡談哲理。至於為什麼會有這種轉變,本文不準備贅述,只想就其中常見的幾首,談一談它們與我們的學習的某些關聯,希望大家能夠從中有所領悟。
一、觀書有感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字元晦,是我國南宋時代的大理學家,曾開設白鹿洞書院授學。本詩乃讀書時偶有感悟而發:半畝大小的一方池塘,清澈如鏡,天光雲影盡映其中,惹人喜愛。若問它為什麼如此清澈,正是因為源頭有活水不斷流來的緣故。
雖為觀書有感,乍看來卻很難看出與讀書有何關係,作者用的是比喻的手法。優美的文章就好像清澈見底的半畝方塘,但是怎樣才能讓文章稱得上優美呢?關鍵在於有沒有生活。我們無論寫什麼樣的文章,其素材、觀點、情感都是來源於生活的,是對生活的能動的反應。如果失去了生活這個“源頭活水”,文章就會幹巴巴的空洞乏味,而且面目可憎。所以,寫起文章得心應手,文如泉涌的同學,必定是熱愛生活,關注生活,對生活比較敏感的人。馬馬乎乎、大大咧咧的人,我們只能稱之為“生活的漏斗”,他只能寫一些乾巴乏味的文字,抒一些無病呻吟的情感,談一些空洞造作的見解。這樣的文章,又有誰會喜歡呢!請關注生活吧,它是寫作的源頭活水,只有不斷從生活汲取養料,蒐集素材,才能寫出生動感人的作品來。
二、題西林壁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大千世界,豐富多彩。就其中的每一種事物來說,也是複雜變化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比如看廬山,從遠、近、高、低等幾個角度去觀察,結論就“各不同”;那么,為什麼“不識廬山真面目”呢?是因為身在“此山中”。跳不出“此山”的圈子,就不能高瞻遠矚,總攬全貌,也就必然不能認清事物的真相了。
學習也是一樣。首先,思考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其角度、方法往往不是唯一的。當我們從某一個角度,用某一種方法而難以為繼時,千萬不可鑽牛角尖兒,換個角度或方法,往往會受到奇效。所謂“窮則思變”,就是這個道理。其次,在社會生活當中,尤其是在文學領域,我們對同一事物的看法(結論),也往往因為角度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正如2000年聯考作文試題所言:“答案是豐富多彩的”。“仁者”可以見“仁”,“智者”亦可以見“智”,豈可一概而論呢?最後(這也是相當重要的),認識某一事物,分析某一問題,要能總攬全貌,把握整體。如果在看問題時只就問題而論問題,攻其一點,不及其餘,你的理解很可能是狹隘的、片面的。比如我們常講,對字、詞、句的理解要結合一定的語言環境,閱讀文章首先是整體閱讀,說的都是這個意思。為什麼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因為“當局者”失去了角度,更無所謂高度,“旁觀者”居於矛盾衝突之外,更客觀、更冷靜,更能把握全局。
在山中看山,就如同管中窺豹,永遠也不可能看到山的全貌。
三、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峰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開。
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本詩的重點在後兩句,說明了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浮雲遮望眼”,結合當時的現實,可以理解為暗指那些阻撓變法革新的頑固分子。詩人登高抒懷,含蓄而又堅定的表現了自己高瞻遠矚,不畏艱險,銳意革新的遠大抱負。本詩“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與王之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有異曲同工之妙。
荀子《勸學》中也說:“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看來站得高,比起站得不高還真有優勢。在學習中,如果你比別人站得高,當然也就會比別人看得遠,看得深,看得全面。可如何方能站得高,絕不像爬上山頂,登上樓頂那樣容易。你的知識積澱要比別人厚,你掌握的方法要比別人好,你的頭腦要比別人靈活,你的眼光才能比別人銳利,你看問題的角度才能比別人新,你的思想才能比別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