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手抄報:“利己環保”受益誘人

基於商業的環境保護“需要跟更廣泛的政府政策和激勵措施相結合”,環境組織“保護國際”的副總裁賈斯汀·沃德說,該組織發布了關於企業環保合作關係的報告。“這不是選擇政府和企業其中一方就可以奏效的事情。問題在於,怎么讓政府政策跟私人部門的行動結合,實現最佳的彼此補充。”

途徑之一是兩者可以合作增強企業的環境敏感性。例如氣候變化,就使得政治家和企業家們面對同樣的壓力。“當我們談論起氣候變化,我們真正在討論的其實是我們供應鏈的數量和質量都在下降。”星巴克的環境事務主任吉姆·漢娜說。

對這家總部位於西雅圖的公司來說,跟對碳排放的限制相比,氣候變暖對其主要產品———敏感的阿拉比卡咖啡豆構成的威脅更為嚴重。該公司的小型供應商已經在抱怨變化的天氣模式開始破壞咖啡的產出。暖冬使病蟲害增加;雨季的提前使作物大量被淹沒;更猛烈的風暴毀壞了整片田地。儘管仍然有疑問這些類型的具體環境改變是否一定由氣候變暖引起,但星巴克依然開始為未來憂慮。“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到有一天氣候形勢嚴峻到我們束手無策。”漢娜說。

一些美國國會成員依然對氣候變化持懷疑態度,但星巴克跟一些兄弟公司建立了企業聯盟,包括耐克、天伯倫、李維·史特勞斯和太陽微系統等公司,遊說美國政府採取措施扭轉氣候變化。“我們在華盛頓的目標是使議員們意識到,並非所有工商界人士都反對氣候變化立法”,漢娜說。據參與其中的公司所說,他們的努力已經逐漸取得成果。“國會看起來真的很願意聽取商界領導者的意見”,李維斯的政府事務與公共政策高級經理安娜·沃克說,“在選舉投票時,選民會因為這樣的環保決定能帶來商業利益而支持他們。”當牽涉到環境問題時,有時候錢仍然是最有說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