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減災手抄報:地震預警發揮多大作用

專家稱,提前5秒的預警可減少10%到15%的損失

本報25日刊登報導,從科學的角度指出地震預警不同於地震發生前的預報,而是地震發生後利用地震波傳播的時間差,在破壞性地震波到來前的幾秒至幾十秒發出提示。

這一短暫的提示,老百姓通過何種途徑獲得,到底能發揮多大作用,我們又該怎樣利用這短暫的時間避險逃生?科技日報記者就此專訪了“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總設計師金星研究員。

5秒預警可減少損失10%—15%

因為地震預報一直是未解的世界難題,能夠提供幾秒或幾十秒逃生時間的地震預警便被地震多發的國家關注。

日本地震預警普及委員會統計的數據顯示,提前5秒的預警,能夠減少損失10%—15%,提前10秒、20秒,損失減少更為可觀。“除對普通公眾提供預警外,對運行中的高速列車、核電站、醫療手術、電梯控制、高空作業、橋樑隧道施工等特殊行業的預警能夠防止重大事故的發生。”金星介紹說。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地震預警系統的國家,也是目前地震預警工作取得減災實效最多、套用最廣泛的國家。在上世紀50年代後期,日本國家鐵路就沿鐵路幹線布設了簡單的報警地震計,當地震動的加速度超過給定閾值時發出警報,指令列車制動。

從2003年開始,日本利用1000餘個地震台站建設了全國性地震預警系統,2007年起向普通國民提供預警信息。2024年日本“3·11特大地震”發生時,該系統成功發布了預警信息。檢測到地震波後8.6秒(地震發生後25.8秒),日本氣象廳通過手機簡訊、電視和電台等方式,向預測烈度4度(日本地震烈度標準)以上的宮城、岩守、福島等37個城市發布了面向公眾的第一次預警信息,預警震級為7.2級,此時地震引發的主要破壞性震動僅僅傳播了約90千米,尚未到達陸地,從而為上述地區贏得了8秒至30秒的預警時間,也為東京地區提供了60秒以上的預警時間。

2024年8月,美國地質勘探局完成了為期三年的地震預警系統研究項目;今年1月,依託2000台地震監測儀器,建成了名為ShakeAlert(震動警報)的地震預警系統。

金星介紹說:“預警時間的長短取決於該地區距震中距離的遠近,據震中距離越遠,預警時間越長,震中地區會是預警盲區。因此預警對中小地震減災效果不明顯,但對震級越大的地震減災效果越明顯。以汶川地震為例,地震破裂帶長達幾百公里,汶川沒有預警時間,但當時如果有預警系統,就能為北川、青川等地搶到幾十秒的逃生時間。”

我國地震預警立法與預警工程建設已在福建試點

我國地震預警技術的前期研究從2000年開始。2008年汶川地震後,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開始支持預警關鍵技術研究。這為今年國家發改委即將啟動的“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提供了技術支撐。

據了解,該工程計畫投資近20億元人民幣,用5年時間打造中國的地震預警系統。

金星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要建成一套有效的地震預警系統需要具備以下條件:一是高密度的地震台網,每20—30公里一台;二是好的處理系統,利用台網捕捉的信息迅速定位、定級;三是完善的發布系統,將預警信息迅速傳遞到電視、電台、手機、網路等公共平台;四是健全的法律法規保障,使整個系統能有效運作。概括的說就是“測得到”“定得準”“傳得出”“用得好”。

未來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會是什麼樣?

記者從中國地震局獲悉,項目建成後,在我國華北地區、南北地震帶、新疆西北部地區、東南沿海地區等重點地震預警區,破壞性地震發生後幾秒至十幾秒,地震預警系統會利用專用的終端自動對行業專業用戶持續傳送地震預警信息,包括震中位置、預計震級大小、破壞性地震波預計到達時間、預計地震烈度等信息,同時會利用民用報警終端、電視、廣播、手機和電腦等設備向社會和民眾發布強震躲避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