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減災手抄報:各國應對地震做了什麼

美國:仍在呼嘯的颶風

“卡特里娜”颶風已經過去了4年半,但對於紐奧良市的居民來說這場摧毀了整座城市和大部分周邊地區的颶風仍然沒有結束。

紐奧良市已失去了舊日的面貌。這座有“逍遙之城”美稱和把“及時行樂”當成座右銘的城市在颶風當中損失慘重,一些人因此而背井離鄉,與颶風前的45.5萬人口`相比,颶風過後只剩下32萬人。

許多難民至今仍生活在附近的幾個州。“卡特里娜”颶風共造成7個州的1500萬人受災,大批人被疏散,電力和天然氣中斷,飲用水匱乏,27.5萬座房屋倒塌。

聯邦緊急措施署(FEMA)這些年來一直在負責安置災民的工作。這個編制臃腫的官僚機構沒有得到當地政府的配合。從紐奧良市市長雷•納金到路易斯安那州州長博比•金達爾都表現無能。

FEMA估計,已經為“卡特里娜”颶風的140多萬倖存者提供了臨時住所,總共花費了52億美元,這是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援助行動。

2007年8月,美國政府的一項調查顯示,40%的人被迫離開家園,生活水平降到了貧困線以下。

中國:反應迅速的亞洲巨人

2008年5月12日,一場裡氏8.0級的地震摧毀了中國西南省份四川省的汶川地區。

然而,這場發生在中國的地震災難卻無法與剛剛發生的海地地震相提並論。首先因為中國政府在震後當天便做出反應,立即調動了大批官兵開赴災區。

救援工作立刻展開,但由於震中地處山區,通訊和交通中斷,給救援帶來了極大困難。

其次,中國並非一個窮國,而是一個新興國家。憑藉著近年來經濟的飛速發屬,北京有能力將大量資金和物資調往四川。

義大利拉奎拉:尚未“甦醒”的城市

2024年4月6日,一場裡氏5.8級的地震驚醒了尚在睡眠當中的義大利中部阿布魯佐大區拉奎拉市的7.3萬居民。308人被永遠地埋在了廢墟里,無數座具有珍貴藝術價值的優美建築毀於頃刻之間。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3萬人被陸續安置在帳篷內居住,還有2.•7萬人居住在沿海的酒店裡;貝盧斯科尼政府對於能夠為災民提供簡易房屋而頗感驕傲。然而,要想讓所有的受災民眾都得到安置還需要幾年時間。

這個小城的經濟也在地震中被摧毀,現在有將近1/4的居民要依靠失業救濟金度日。拉奎拉市民自發地組成了委員會,抗議政府花過多的錢用於形象工程,例如舉辦八國集團首腦峰會。

克什米爾:再次面臨災難考驗

蒂特瓦爾學校是2005年10月8日印控克什米爾地震後建成的一座當地最為堅固的建築。這所學校正好位於印巴克什米爾控制線上。

然而這所學校更大程度上像是印度向鄰國巴基斯坦炫耀的—個櫥窗,並不能反映出地震後該地區的整個重建面貌。那場裡氏7.6級的地震是該地區近一個世紀以來經歷的最為強烈的—次地震。

丹麥工程師蒂圖斯•加爾在印控克什米爾首府斯利那加接受電話採訪時說:“如果再發生地震,只有20%的房屋能屹立不倒。重建工作實際上已經結束,但是房屋質量卻無法保證”

冰冷的冬季和當地山區惡劣的地理條件導致援助物資遲遲無法到位。再加上缺乏監管,救援物資分配上屢屢出現的腐敗行為無異於給這個貧窮的地區雪上加霜。

科學家指出,由於克什米爾地區所處的地理位置,再次發生地震只是時間問題,而且有可能是—場更為劇烈的大地“怒吼”。

阿爾及利亞重建工作尚未完善

2003年5月21日,歐洲杯AC米蘭對尤文圖斯的決賽即將上演,許多阿爾及利亞人都回到家中等待觀看,距首都阿爾及爾50公里處的小城布米爾達斯市的人也不例外。然而他們不知道,一場裡氏6.8級的地震正在等待著他們。

這場地震造成了2000多人死亡,1.5萬人無家可歸。阿爾及利亞政府在震後表示要完善並加強抗地震災害的各項法規,爭取讓全部災民都能住進簡易房。但據當地媒體報導,6年過去了這些簡易房屋仍然沒有驗收。在地震重災區布米爾達斯市和周邊地區,還有一些家庭在等待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