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民族精神黑板報內容:弘揚民族文化精神

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這充分體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對繁榮發展民族文化的強烈歷史責任感。我們要按照黨的十七大的部署,堅持以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主體,以外來健康有益文化為補充,大力弘揚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優秀文化,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民族性、包容性和時代性,努力把全國各族人民緊緊團結和凝聚在中華文化的旗幟下。

一個民族的文化,凝聚著這個民族對世界和自身的歷史認知和現實感受,積澱著這個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和行為準則。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的延續和發展,都是在既有文化傳統基礎上進行的文化傳承、變革與創新。如果離開傳統,割斷血脈,就會迷失自我、喪失根本。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形成了優良的文化傳統,不僅成為凝聚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而且對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貢獻。我們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鑄造中華文化新輝煌,必須依託歷史、立足現實,尊重過去、面向未來,以禮敬、自豪的態度善待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通過挖掘整理和科學揚棄,使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得以延續,始終保持中華文化的鮮明個性和獨立品格。

第一,認真挖掘和提煉祖國傳統文化中的有益思想價值。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經過數千年的積澱和發展,已深深融入到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記憶和中華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這無疑是民族文化的思想根基,也是今天弘揚中華文化的寶貴財富和資源優勢。我們要深刻認識祖國傳統文化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按照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要求進行科學梳理,挖掘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內容,汲取合理思想核心,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當前,特別要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傳統,天地之間、莫貴於民的民本理念,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勢而變的創新精神,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氣節,扶正揚善、恪守信義的社會美德等,進行深入研究和闡發,並結合新的實踐不斷發揚光大。我們強調繼承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是為了在歷史的高起點上創造出符合當代精神和時代潮流的新文化,而不是要回到過去、守舊復古,更不是像有人提出的用儒家思想來指導我國現代化建設。

第二,加強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流傳下了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既有物質形態的有形文化遺產,如文物、典籍等,也有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口頭傳說、傳統藝術、民俗活動、節慶禮儀、民間工藝等。這些文化遺產記錄著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價值觀念和審美理念,是民族悠久歷史的稀世物證,是文化延續和傳承的重要載體。保護文化遺產就是保護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發展和走向未來的文化根基。要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繼承發展”的方針,進一步加強規劃,加大資金投入,加大工作力度,切實保護好我們民族的文化瑰寶。繼續實施重點文物保護工程,採取有力措施搶救瀕危文物古蹟,重視重要革命文物的收集和革命歷史遺蹟的保護,完善重大建設工程中的文物保護制度,切實做好基本建設中搶救性文物保護和考古挖掘工作。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定專門資助辦法,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編制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圖譜,加強民間文學、民俗文化、民間音樂舞蹈、少數民族史詩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認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繼續實施中華古籍特藏保護計畫,重點抓好中華古籍全書數位化、中華大典編纂出版等重大項目。

第三,運用多種方式宣傳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面向大眾的宣傳普及是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性工作。要通過廣泛、深入、持久的宣傳教育,包括編寫通俗讀物、拍攝電視專題片、在媒體上開設專欄專題等多種形式,使更多的人了解傳統文化,喜愛傳統文化,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承載者、傳播者。要切實做好中國小生的傳統文化教育,各學科課程都要結合學科特點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設定書法、繪畫、傳統工藝等課程,適當增加傳統經典範文、詩詞的比重,在全國中國小生中廣泛開展典籍誦讀活動。繼續完善中華民族始祖的祭奠活動,改造和發展富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民間風俗、禮儀,充分發揮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民族傳統節日的文化傳承功能,開展豐富多樣、健康有益的民間民俗文化活動,使優秀文化傳統更好地滲透和融入到人們的工作、學習和日常生活之中。推動民族文化的豐厚資源與現代數字、網路技術結合,在移動文化信息服務、數字遠程教育和數字娛樂產品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使高新技術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