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民族精神黑板報內容: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的意義和作用

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是中華民族在繁衍發展的進程中積累和集聚的精神內涵和文化淵源。不僅在歷史上發揮過重要作用,而且在推進現代化建設的今天依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在推進現代化的進程中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具有深遠意義

1、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

xx同志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品格,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一精闢論述,昭示了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極其重要的意義。民族精神既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積澱,又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所創造的精神的凝聚。因此,民族精神,不僅是一個民族告別落後、走向文明進步的強大動力,而且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個民族精神是我們的民魂,也是我們的國魂;這個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氣節、氣質、氣度和氣勢;這個民族精神過去是,現在是,今後也永遠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精神支柱。歷史和現實啟示我們,越是面對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越是面臨風口浪尖的關鍵時刻,越需要激發和弘揚民族精神。今天,中華民族要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實現偉大復興,更需要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是維繫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牢固紐帶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可以開採並利用的唯一超越階段、超越階層、超越國家、超越社會的精神資源。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生長長而不滅,世世代代而不散,驅驅趕趕而不走,戰戰和和而不降,靠的是民族精神。“人心散則國必弱,人心齊則國必興”,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曾無數次經歷種種巨大的災難,然而,這一切都沒能讓中華民族屈服,反而鑄就了堅韌頑強、無堅不摧的偉大民族精神。中國古代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自強不息、愛國救亡”,民主革命時期的“井崗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改革開放以來的“創業精神”、“抗洪精神”以及這次抗擊“非典”的精神,使我們看到了一個民族不屈的崇高品格,看到了源自民族靈魂深處的強大凝聚力。正因為有了這種民族精神的維繫,外侮何足懼,洪水沖不垮,瘟神奈我何!

3、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必須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這裡強調的是“極為重要”,而不是一般的重要,既然是極為重要的任務,我們就要有極為深刻的認識。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是兩個密不可分的方面。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民族文化是培育和發展民族精神的載體,擔負著傳承民族精神的莊嚴使命。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同時,國際力量對比嚴重失衡,一個突出的時代現象是,美國在世界上不但獨占著經濟霸權、科技霸權和軍事霸權,而且正在建立和擴大著文化霸權,強勢推銷西方價值觀。由此可見,國與國、民族與民族的競爭已經上升到文化層面的較量和比拼,而且有愈來愈激烈的趨勢。這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積極應對。 因此繁榮民族文化,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以有效地抵制西方思想文化的滲透,凝聚中華兒女為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就具有十分緊迫的重要性。

4、民族精神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尺度

1998年9月,xx同志在“抗洪搶險總結表彰大會”上提出了“有沒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一個重要尺度”的著名論斷,賦予了新時期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以全新的價值和意義。當前,國際局勢正在發生著極其深刻的變化。隨著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間綜合國力的競爭也日趨激烈。黨的十六大報告中“形勢逼人,不進則退”八個字,形象地表明了對綜合國力競爭應該具有的緊迫感。把民族精神納入綜合國力的範疇,旨在說明,在國與國、民族與民族的競爭中,不僅要發揮物質力量(包括科學技術等因素)的作用,也要發揮精神力量(包括文化和心理等因素)的作用,尤其對處在相對劣勢的國家和民族,特別需要顯現民族精神的力量,化精神力量為物質力量,在競爭中發揮後發優勢,實現趕超。歷史和事實告訴我們,要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要立足於發展,以加快發展的實際成效證明自己的實力。就拿這次“非典”的突然襲來,首先考驗的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我國政府設立了20億元的“非典”預防基金,對農民和城鎮困難群體中的患者實行免費醫治,強大的國力,是我們戰勝非典的堅強後盾。同時,直面災難,也是對中華民族的嚴峻考驗。在關鍵時刻,民族精神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團結和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眾志成城,守望相助,齊心協力,共度難關,在成功抗擊“非典”的同時,譜就了一曲民族精神之歌。